-
科研人员提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策略
近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陈怡琳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研究。研究团队深入探讨了我国主要人为排放源对碳排放和大气污染健康损害的贡献,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见解。2024-07-24 16:33: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7041.html -
用“淀粉”做负极,钠离子电池性能更好
你能想象吗?通过化学反应,淀粉或许可以成为电池的一部分。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陈成猛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利用酯化改性后的淀粉,通过低温氢气还原和高温碳化反应制备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硬炭,相关论文发表于储能领域顶级期刊《储能材料》。2022-10-20 15:11: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60.html -
我国绿氢制备研究取得关键突破
记者朱妍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获悉,该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等综合集成多种可在时空尺度衔接的技术,对光催化剂纳米颗粒的光生电荷转移进行了全时空探测2022-10-20 14:22: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739.html -
浙江首个碳中和学院在浙江农林大学成立
9月25日,浙江农林大学碳中和学院挂牌成立,这是浙江首个碳中和学院。2022-09-28 13:56:4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88.html -
三峡集团与武汉大学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9月15日,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鸣山与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窦贤康座谈,双方就全面开启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共建创新平台等方面合作深入交流。2022-09-21 15:44: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52.html -
“2022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发布
9月18日,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携手浙大城市学院联合发布了2022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根据指数核算结果,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碳中和发展力指数得分介于43分至73分之间2022-09-21 14:33:2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540.html -
《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正式发布
2022年9月8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写给青少年的“双碳”故事》发布会暨“双碳”科普教育高峰论坛在我所多功能厅召开。2022-09-15 14:33: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96.html -
中科国际陆峰博士对碳中和的研究――理清脉络,找到路径
中科国际物联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数字化能源科技服务平台型公司,构建了物联平台、数据平台、智能引擎和专家知识库为支撑的完善产品架构;2022-09-12 16:25: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489.html -
究竟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绿色低碳行为?
中国科学院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所以,绿色低碳绝不仅仅是工业部门的使命,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碳排放源。而据测算,中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84吨。2022-05-24 17:10: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48.html -
邵帅: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机制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邵帅教授和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徐乐博士二人共同撰写文章《构建碳税与碳交易协同互补机制》,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以下是文章内容:2022-05-20 16:53: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