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证券:全球碳市场不断完善,可关注四条布局主线
巴黎协定签订后,碳交易活跃度提高,全球主要碳市场交易价格开始逐步提升,其中欧盟碳价提升最快,已突破60 USD/tCO2,为全球最高2021-08-07 18:08: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06.html -
“碳中和”下,HFCs成为家电行业的减排关键
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减少碳排量。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如何减少碳排量,除了实现绿色制造、构建绿色产业链、做好废旧家电回收、提高产品能效,减少氢氟碳化物(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扩大环保制冷剂技术应用也是重要举措之一。2021-07-10 13:09: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43.html -
国双智慧能效与“碳达峰、碳中和”双向奔赴,开辟城市低碳转型新路径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高层实现双碳目标的决心与意志,将有助于自上而下地形成经济及社会低碳转型的共识。2021-07-10 12:57: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41.html -
银行业“碳金融”发展如何?
本报综合报道中国银保监会6月24日消息,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近日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上表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发展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发展碳交易市场,提高碳定价的有效性和市场流动性,稳妥开展碳金融产品交易。2021-07-04 18:54: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36.html -
化石能源不是洪水猛兽提高化石能源效率,对碳中和意义更大
近期,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引发高度关注,5月底,其市值登上万亿高点,6月,市值再度高企,突破1.2万亿。得益于此,其董事长曾毓群登顶香港首富宝座,超越“超人”李嘉诚。2021-07-04 15:40: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712.html -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
去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1-06-04 06:55: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12.html -
专访李高:实现双碳目标 既不应攀高峰也不应一刀切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05-31 20:23: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04.html -
经验借鉴!欧洲碳中和:“碳直接避免”、“智能碳使用”
为了尽快实现碳中和,欧盟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低碳能源转型,各行各业也都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碳中和是冶金行业寻求突破性技术创新、工艺路线变革的大时代背景。根据欧洲钢铁工业联盟(简称欧钢联)制订的目标,到2030年欧洲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当前水平减少30%(后被提高至55%),到2050年减少80%~95%。2021-05-31 19:56: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600.html -
工信部岳全化:水泥行业产能置换比例或进一步提高
在21日召开的山东省水泥行业“十三五”错峰生产总结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建材处处长岳全化高度评价了山东水泥行业错峰生产的工作,并围绕错峰生产、产能置换和节能减碳和与会嘉宾进行了探讨。2021-05-24 16:09: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29.html -
几种行业内余热余能的深度分析及余热余能利用的意义
余热余能是相关过程和需求之中被认为无用的热与能,并非全部都不可被再利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与能。这也是我们讨论、关心这部分能量的目的之一。另外,从能源科技的发展而言,能的合理利用与不断提高的余热余能利用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2021-05-24 15:36: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