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从源头多渠道治霾 设立大气污染物质广域监视系统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随之而来。这两年,雾霾在我国各大城市蔓延开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交通安全等带来诸多危害。应对雾霾,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也取得了“APEC蓝”、“两会蓝”等短期效果,但如何让蓝天成为常态,仍有待长效机制的建立。2015-12-25 15:12: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8655.html -
新能源平价上网路线图初定 电价下调短期利好制造企业
新能源到2020年的平价上网路线图初步拟定。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降电价一直有预期,也是大势所趋,3分左右的下调幅度小于预期,短期或导致抢装,利好组件和风机制造企业。前提是尽快解决补贴拖欠、弃风限电、土地税路条费等中间费用高等问题。2015-11-03 10:39: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6920.html -
节能环保行业周报:板块持续反弹,短期估值压力渐增
近5个交易日内,沪深300上涨3.85%;水务指数、环保设备指数、环保工程及服务指数分别上涨13.11%、5.68%和2.91%;板块总体继续跑赢大盘。细分子行业个股涨跌幅均值方面,渤海节能环保板块各子行业板块均以上涨报收,涨幅均在7%以内,环比上周均明显放缓。个股方面,受水价改革提速预期提振的国祯环保、兴蓉环境、首创股份水务股涨幅居前;而6月初停牌并于上周复牌的三维丝、以及预告前三季业绩大幅减少2015-10-22 09:32:4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6676.html -
汽车行业:重点推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我国汽车行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中短期内,我们更看好以下两个方向: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庞大的汽车保有量规模使得我国能源供应和环保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节能和新能源是汽车必须要走的路,高效内燃机、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重点发展领域,持续看好轻量化标的万丰奥威,新能源汽车标的比亚迪、江淮汽车等。2015-09-23 08:29:1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6159.html -
油气产业迎来战略并购期 两类化工企业受益
国际油价连续三天大涨。分析人士认为,预计后期反弹力度有限。对下游行业影响方面,石油石化部分子行业将得到成本支撑,短期内预计盈利有所改善;而随着油价底部得以确认,油气并购的机遇正在出现。2015-09-06 16:58: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881.html -
中国LED照明产品出口欧盟市场情况:仅略低于美国市场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贸易经济体,进出口均居世界首位,属于典型的高收入低增长经济体。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下滑,2013年至今欧盟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复苏时期。欧盟委员会发布的经济预测报告称2015年欧盟经济将增长1.8%,2016年的增长率将为2.1%。欧盟经济受益于多项短期利好的共同作用,包括油价仍处于低位、全球经济增长稳定、欧元持续贬值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等。无论是GDP、就业、通胀、销售、2015-07-29 17:49:0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5407.html -
国家电网将发100亿元短融券
国家电网公司公告称,定于2月9日发行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本期短融券发行额人民币100亿元,期限365天,采用固定利率方式,按面值发行,2015-02-03 14:22: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465.html -
比亚迪推“新能源+SUV”战略 短期不会放弃传统能源车
近年来,国内SUV市场持续火热,仅去年SUV市场全年累计销量就达407.79万辆,同比增长36.44%。与此同时,去年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7.48万辆,比上年增长3.2倍。2015-01-23 09:53:0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3071.html -
节能环保将更侧重源头削减
北京一家从事余热利用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为重化工企业做节能服务仍是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的主体业务,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2015年,随着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他们会将目光更多投向中西部。“一是因为那里是重化工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二是因为那里要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压力也更大。”2015-01-13 10:48:3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2639.html -
2014年全球光伏产业重点收购案例
走过了最辉煌的时期后,光伏产业从2008年开始逐步走向低谷,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并一直延续至2012年。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14年,随着中日美环太平洋太阳能市场生态圈的逐渐形成,全球光伏产业开始复苏。然而,总体而言,光伏市场的规模在短期内恢复到足够容纳全球产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产能过剩”、恶性竞争不、国际光伏贸易争端等情况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企业财务状况不佳而惨遭吞并。据权威研究报告显示,到20152014-12-31 14:33:3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2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