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连续三天大涨。分析人士认为,预计后期反弹力度有限。对下游行业影响方面,石油石化部分子行业将得到成本支撑,短期内预计盈利有所改善;而随着油价底部得以确认,油气并购的机遇正在出现。
对油企业绩支撑有限
油价近期反弹直接利好石油企业。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上半年业绩全部下滑。其中,中国石油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大幅降低62.7%;中石化实现净利润254亿元,同比下降22%;中海油实现净利润147.3亿元,同比下降56.1%。
油气上游开发生产占比较大的中石油和中海油受低油价的“伤害”更大,原油价格暴跌利空勘探生产业务。上半年,中石油勘探与生产板块实现经营利润329亿元,同比降低近68%。另一方面,油价下跌使得炼油和化工业务成本下降,下游炼化业务盈利得到改善。上半年中石化炼油业务实现经营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57%,化工业务由亏转盈,经营收益同比增加141亿元;中石油炼化业务自2011年以来首次整体盈利,同比扭亏增利近81亿元。但从整体业务占比来看,油价暴跌仍使得石油企业业绩大幅下滑。
分析师指出,近几日国际油价的小幅回暖对国内油企业绩的支撑有限,但考虑到高成本原油、成品油的库存消耗已经持续了大半年,加之油企开源节流等经营策略的调整,油企的整体效益应有所好转。同时,此次反弹部分确立了油价的阶段性底部,有利于石油企业下半年在成本等方面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至少不会低于上述企业2015年第一季度的“最差”业绩。
两类化工企业受益
一般而言,油价上涨将为下游产品提供成本支撑,有利于下游企业产品提价。但由于下游行业内需不振,预计此次国际油价小幅提升对行业整体影响有限。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国际油价小幅反弹有利于两类化工企业,首先是非石油基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终端产品有望随石油价格上涨,价差扩大,甲醇、聚氯乙烯、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有望受益。A股市场涉及的公司主要有新奥股份,公司目前甲醇产能国内最大,涉足焦炉气制LNG领域;鸿达兴业拥有氯碱一体化产业链;此外,涉及煤化工改造升级的三聚环保等。还有一类是可享受低油价库存收益的石化产业,如己二酸、丁辛醇、甲乙酮、丁二烯、PDH、环氧丙烷、 MDI、丙烯酸、PX-PTA-PET产业链等。前期油价处于低位时,这些行业公司通常以较低油价储备原材料,而近期的油价反弹有助于对相关产品产生提价支撑,企业盈利能力或将继续改善。主要涉及标的有华鲁恒升,公司拥有16万吨/年己二酸+20万吨/年丁辛醇产能、MDI制造龙头万华化学、东华能源、齐翔腾达、滨化股份、海越股份、卫星石化、桐昆股份、荣盛石化、恒逸石化等。
油气并购迎来窗口期
券商分析师指出,近期油价触底反弹,基本可以确认油价已接近底部区域,后期继续大幅探底的可能性降低。油气并购迎来战略机遇期。
前述分析师表示,油价持续低迷导致部分企业被迫出售资产以换取现金,这或许预示着北美和世界其他主要产油区域,将陆续出现具备战略意义的区块出售。尽管国际油价短期难以持续、大幅度反弹,但油田、油气企业的并购战略性机会或许已经出现。
梳理近期A股油气上市公司海外并购信息发现,“三桶油”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并购高峰后,目前出海步伐较为谨慎,仍以常规油气为主。此前中国石油总裁汪东进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关注的还是以常规油气为主,对于中小油气公司,中石油一直在跟踪;对于大型石油公司,主要策略是形成大型石油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进行资产和股权的互换。
而民企的步伐则较为激进。自去年以来,已相继有准油股份、洲际油气、长百集团、新潮实业等上市公司发布了海外收购油气资产的公告。从近期上市公司的中报看,部分已收购项目在业绩方面已经有所体现。洲际油气近期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4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09%。业绩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通过收购实现了主业向油气行业的转型。由于油气业务的毛利率较高,公司总体利润率得到提升,净利润同比大幅增加。其中,公司2014年6月收购的哈萨克斯坦马腾石油公司完成产量24.94万吨。而今年8月完成对哈萨克斯坦克山公司100%股份的收购。收购完成后,洲际油气的剩余可采储量达2.2亿桶,未来储量转化为产量和利润的能力得到提升。公司表示,2015年下半年,将继续做好已购油田的增储扩边、滚动勘探、区块优选、措施增油等技术提升工作。
关键字: 油气产业迎来战略并购期 两类化工企业受益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从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再造一个“绿色中国石油” 2024-10-31 16:24:44
-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多能互补的耦合体系助石化行业减碳 2022-09-29 14:50:22
- 注册资本25亿!中国石化在南京成立全国首家碳产业公司 2022-09-26 16:37:11
- 中石油集团指定碳交易机构 完成东北碳汇资源重要战略签约 2022-05-25 15:29:01
- 化石能源如何进退? 2022-01-15 18:10:14
- 马石油将首次向中国交付碳中和LNG 2021-09-30 15:52:05
- 争当“优等生” 海南将重点做好电力、石化等领域碳达峰 2021-09-09 22:08:21
- 石化企业为了碳中和在做啥? 2021-09-09 22:06:37
- 国外国有石油公司开始朝着碳中和方向迈进 2021-09-09 22:04:58
- 江苏石油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 2021-09-09 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