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 关键字:碳达峰
  • 高瓴开启“碳中和”校招大幕,联合被投企业推动“低碳人才”建设

    近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制定,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措施,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低碳行业专业人才,同时对市场参与主体进行能力培训,为我国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专业支撑,也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
  • 全国政协委员黄震:加快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

    “人才”,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今年在两会期间提案的关键词。今天上午,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对未来在气候、能源方面的挑战,高校要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今年两会,他特地准备了提案,呼吁大力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
  • 助力2021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暨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中国碳标签“碳”有所为

    导语: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1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暨中国市长高峰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城市碳中和产业经济发展为主题,邀请了知名专家和行业领袖,在数字经济发展、智慧城市建设、AI与数字城市、碳达峰与碳中和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和趋势等多领域进行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对话。本次论坛全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助力下碳中和的发展。
  • ​祝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荣获产品碳标签评价证书”

    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牵头开展的中国碳标签工作是当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一大低碳热潮。为加快推进碳标签评价工作,树立适用于全行业的碳足迹评价规范,低碳委于8月26日发布了关于实施碳标签评价规则暂行办法,制定并推出《行业统一推行的产品碳标签自愿性评价实施规则(暂行)》。此暂行办法依据多项碳足迹评价国际技术标准、国家标准政策及指导性文件制定,标志着我国碳标签评价工作已取得重要突
  • 林草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段时间以来,林草行业已经行动起来,近日,媒体就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
  • 新年寄语 | 碳中和元年记:发展仍是硬道理

    仅仅在20年前,即便是东部发达地区,蜡烛还是中国很多家庭的必备物品。但对于当下的很多年轻人而言,2021年之前,他们甚至从来没有经历过停电,这是中国能源产业20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好例证。然而,当高速前进的能源列车迎面撞上“碳达峰、碳中和”浪潮,却险些迎来严重的翻车事故。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发展道路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
  • 纳入考核 央企碳达峰碳中和“五路并进”

    央企碳达峰碳中和“施工图”出炉。12月30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编制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5个方面展开部署,明确到2025年中央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
  • 碳中和元年开启|回望2021

    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元年。 2020年9月22日举办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正式开启“双碳”元年。
  • 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碳中和行动的“元年”。回眸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频繁被提及,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为更好的落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国家及地方均明确了实施路线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企业层面则不断创新技术,绿色金融加速驶入“快车道”。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