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最新研究:全球天文科研设备碳排放每年至少120万吨
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最新发表的一篇论文估计,全球空间和地基科研设备是天文学研究碳足迹的最大贡献者,其年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每年至少排放120万吨二氧化碳。2022-03-22 08:43:2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101.html -
“双碳技术传播中心”东北中心在长揭牌
27日,“双碳技术传播中心”东北中心揭牌暨“创建双碳示范城”高峰论坛在长春举行。国内“双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团体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聚焦“双碳”机遇,共话绿色发展。2022-02-28 13:43:2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896.html -
“双碳”背景下园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
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依托新疆优越的光照条件和开发区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优化开发区用能结构,积极打造一个新能源的科研中心、制造中心和后市场服务中心,争取将该开发区打造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绿色生态园区。2022-01-18 12:01:4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42.html -
松江首家碳中和工厂项目启动,将为时尚消费群崛起注入绿色理念
上海松江第一家碳中和工厂12月29日奠基开工。位于新桥镇的林清轩全新碳中和工厂及科研中心,总投资近3亿元,预计2023年底投产。建成后,它不仅将成为国内领先的零碳制造基地,也将松江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助力松江打造时尚消费产业集群。2022-01-10 21:26:3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601.html -
水环中心获批两项国家自然基金碳中和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面向国家碳中和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与对策”专项项目批准清单。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水环中心”)与相关科研单位、油田公司联合申报的“CO2封存的地质体结构透明化表征方法与埋存场地选址”和“咸水层 CO2封存盖层的力学―化学长期作用机制与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项目获批。2022-01-10 20:54: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98.html -
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加快人才培养 加强国际合作
10月27日晚,由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的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成立仪式在南京举行。该联盟汇聚了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俄罗斯国立南乌尔大学等国内外近30所高校,是全球首个聚焦碳中和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的世界大学联盟。2022-01-01 19:31: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4.html -
为什么高校要布局“碳中和”?
今年7月,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高校在碳中和领域进行布局,鼓励聚焦重点技术,给予碳中和科研发展方向的全景建议。明确推进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建设2021-12-16 16:09: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76.html -
零碳金融:碳中和的发展转型
实现碳中和的远大目标,必须靠政策、技术和市场三者合力完成: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科研部门提供前沿突破的技术,企业家提供商业创新和规模应用2021-09-30 16:46: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74.html -
省节能环保产业链专家组来咸宁进行专题调研
9月9日,由省生态环境厅、武汉环保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省环保节能协会等环保科研机构组成的专家组来到咸宁,对节能环保产业链进行专题调研。2021-09-10 11:42: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78.html -
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在川发布
2021年8月25日,在第九个全国低碳日到来之际,来自四川省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的22名专家,在主题为“双碳新时代,转型新机遇”的四川省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研讨会上联合发布全国首份碳资产生态创新行动倡议――《四川省碳资产提升创新行动倡议》。2021-09-10 09:34: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