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 企业为何不积极消费绿色电力

    我国要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电力消费是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重要方式之一。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因消费观念滞后、投入成本大、市场交易机制欠缺等诸多因素制约,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态度并不积极。专家建议,进一步开放绿色电力参与电力市场化政策、完善“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制度,体现绿色电力和“绿证”环境价值,融入全国碳交易体系,提升企业绿色电力消费需求。
  •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可被认购

    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要求,全国范围内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自愿认购。机构和个人都可自愿认购,认购价格按照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按照有关要求,明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 北京市倡议购买绿证 为绿水蓝天贡献力量

    10月26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193,处于中度污染。北京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在北京市开展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活动的倡议》,倡议北京市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积极在全国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认购平台上自愿认购绿色电力证书,积极使用绿色能源,为本市“绿水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 共享绿色电力 需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共享”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关键词之一。共享的本质是让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通起来。我国电力工业长期以来形成的“省为实体,就地平衡、分区域平衡”的发展模式,已越来越成为能源加快转型步伐的羁绊,掣肘着清洁能源电力的消纳水平。要把共享的发展理念真正融入电力工业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打破省间壁垒,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让远水解近渴成为现实乃至常态。
  • 秦海岩:不要误读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

    1)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和固定电价都是补贴政策。固定电价在可再生能源发展初期无疑是最好的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但是,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到替代能源,直到主导能源,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体系支持。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今天,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发展困境,此时需要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
  • “绿证”撬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大市场

    随着我国能源生产侧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绿色电力消费在能源革命中的作用开始备受关注。推行“绿证”制度,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方式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募集资金,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为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方式提供有效支撑,从而建立全新的新能源消费方式
  • 我国新能源发电补贴缺口增大 绿证因环保而生

    7月1日起,绿色电力证书正式开展认购工作。“绿证(绿色电力证书)就是绿电(靠可再生能源发出来的电)的证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实行了绿证制度。今年年初,我国相关部委要求开始核发绿证以及交易,近期绿证交易将开启。
  • 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座谈会在京顺利召开

    2月28日,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主持,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财政部经建司有关同志参会,绿色电力证书核发与自愿认购组织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具体承办。
  • 新能源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在八达岭运营

    全国唯一一个政府出资建设、示范项目最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基地智能微电网建设工程,近日在延庆八达岭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孵化器内投入运营。今后,这一示范项目有望在延庆全区推广,届时,延庆将告别火力发电,全部用上绿色电力
  • 国内首座安装炉外脱硝设施秸秆电厂投产发电2.53亿千瓦时

    记者12月8日从安徽省能源局了解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国内首座安装炉外脱硝设施的秸秆电厂――光大生物能源(含山)有限公司,总投资约3.5亿元人民币,项目自2014年9月投产以来至2015年10月31日,累计完成发电量2.53亿千瓦时,向电网输送绿色电力2.31亿千瓦时,利用各类林业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约29万吨,其中农作物秸秆量为10.9万吨,占燃料消耗总量的37.7%。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