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欧洲能源公司若不实现碳中和 将面临1350亿美元损失
自世界各国提出“碳中和”口号之后,相当多公司需要加快转型。根据牛津大学最新研究,如果欧洲能源公司在2040年前不采取行动实现碳中和,它们可能将面临135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2021-09-09 15:59:2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118.html -
成都持续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基本满足大楼的照明需要;三玻两腔中空玻璃不仅将室外噪声降到最低,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让空调用电大幅减少……这些都是国内首个“绿色三星”建筑、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建科院大楼的“节能秘笈”。2021-09-09 19:41:2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72.html -
每立方米水可发电9810焦耳!详解未来的电网储能技术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们一直在探索未来的电网储能技术,这是人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中需要开发的重要技术。目前,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已经成熟2021-09-08 16:52: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7.html -
专家李俊峰 未来电力系统需要将储能技术作为支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俊峰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三方面发力:一是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2021-09-08 16:39:4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21.html -
从二氧化碳中制造甲烷:碳捕获变得更加便宜
除了地质生产,甲烷还可以从可再生或可回收的二氧化碳源中产生,可以作为燃料本身或作为氢气的能量载体。虽然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需要仔细的供应链管理,但它有许多用途,从家庭使用到工业过程,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首席作者、化学家Jotheeswari Kothandaraman说。2021-09-08 16:29:4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18.html -
从二氧化碳中制造甲烷:碳捕获变得更加便宜
除了地质生产,甲烷还可以从可再生或可回收的二氧化碳源中产生,可以作为燃料本身或作为氢气的能量载体。虽然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需要仔细的供应链管理,但它有许多用途,从家庭使用到工业过程,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首席作者、化学家Jotheeswari Kothandaraman说。2021-09-08 16:28:2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917.html -
中金:碳交易市场需要更多衍生品 配额发放制度应防范过松、过剩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黄达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阶段仅限履约企业之间的配额现货交易,企业需要碳配额的更多衍生产品,2021-09-08 12:36:3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94.html -
成为交通行业高端“双碳”智库,需要哪几步?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目标。2021-09-07 20:46:1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85.html -
国内碳标签推广加速,打破外贸碳壁垒并非唯一动力
“环保低碳已经走入了深水区,不再只是概念,而是需要确实的依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兼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告诉第一财经,如今企业的意愿已经比较强了,如何推动供应链减排2021-09-05 18:07:5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44.html -
碳金融需要制度护航
金融助力“碳中和、碳达峰”是金融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碳金融是金融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碳交易市场体系已初步建成2021-09-05 18:06: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