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多数民众拒绝无人驾驶的士 复杂路况应对不足成首因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腾讯汽车   发布时间:2017-09-21 15:12:58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多数民众拒绝无人驾驶的士 复杂路况应对不足成首因

  据《汽车新闻》网站报道,机器人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然成为当下汽车领域最火爆的概念之一,然而知名调查机构Gartner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旅行者在接受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方面的态度十分勉强。

  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考虑乘坐全自动驾驶出租车,不过有71%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乘坐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

  分析人士指出,上述调查结果给那些热衷于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企和供应商浇了一盆不大不小的冷水。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员将全自动驾驶汽车定义为同谷歌出租车类似的车型,后者没有驾驶员、没有方向盘、没有制动和加速踏板;而具备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就包括特斯拉电动轿车,这一类车保留了部分传统驾驶者对车辆的操控功能。

  Gartner咨询师麦克-拉姆瑟伊(Mike Ramsey)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对那些设计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企来说是个麻烦。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来自美国和德国,一共有1500人。

  他说到:“乘客对自动驾驶出租车最大的担忧在于,当遭遇复杂路况时车辆将无法做出合适的应对。对自动驾驶汽车厂商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他们不得不创造一个人机界面以允许人们可以操控车辆。”

  有观点指出,Gartner的调查结果或将为一些汽车供应商提供便利,尤其是那些下一代仪表盘显示屏的制造商,比如松下公司、大陆集团和伟世通公司。

  伟世通公司全球市场营销总监蒂姆-耶尔顿(Tim Yerd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制造商为了安抚自动驾驶出租车乘客的不安情绪,将会为车辆供应更加先进的3D显示屏以显示前方路况,车辆的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设备可以记录下路况信息(包含周边车辆、行人、自行车骑手以及其他潜在障碍物)并形成图像供乘客观看。

  他强调,解决问题的秘籍在于给乘客足够的信息但又不会给其造成困扰。如果事情变得太过复杂,乘客就会需要车辆进行不同方面的升级。

  谁说了算?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乘客不仅需要车辆提供路况信息,还想要对车辆进行一定的操控,比如改变目的地或要求停车等等。

  麦克-拉姆瑟伊指出,上述要求并不意味着乘客需要车辆设置方向盘和踏板。但他们又的确需要一种途径来发布命令,比如通过语音。

  值得一提的是,Gartner的调查结果并未把年轻受访者和年长受访者作区分,这意味着年轻人可能和年长者一样对自动驾驶汽车持担心和质疑态度。

  调查结果还可以引发一场如何以最合适的方式向公众介绍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讨论。

  特斯拉、丰田、通用汽车和其他车企正在设计拥有传统操控功能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车可以允许乘客取得对车辆的控制权。不过另外一些企业(比如谷歌和福特)就质疑当自动驾驶汽车遭遇困难时,乘客能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接管车辆。

  麦克-拉姆瑟伊说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变得愈发尖端的正是人类自身。”

  今年3月美国汽车协会(AAA)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数驾乘者对自动驾驶技术存在恐惧心理。

  在上述调查中有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害怕搭乘自动驾驶汽车,只有19%的受访者对这种车辆表示信赖。

  美国汽车协会指出:自有车辆具备碰撞避免功能的车主群体信赖自动驾驶功能的人数要比爱车没有上述配置功能但信赖自动驾驶功能的人数多出75%。

  美国汽车协会汽车工程总监格里格-布兰农(Greg Brannon)在协会官网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调查结果显示一些先进的车辆功能配置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恐惧情绪。”

  英特尔的对话汽车

  英特尔最近进行的一次试验印证了格里格-布兰农的说法。英特尔邀请了10位乘客搭乘自动驾驶出租汽车并在过程中对不同情况做出反应。

  试验者在叫车、上车、改变目的地、纠正错误、停车、下车的各个环节都被用视频记录下来。为了让乘客知道车辆行驶过程中每一刻发生的事情,车内安装了信息显示屏、触摸屏和语音系统。

  英特尔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首席架构师杰克-威斯特(Jack Weast)表示,乘客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了英特尔自动驾驶系统中的一些小问题。比如车辆可以同乘客对话,但乘客却不能同车辆对话;再比如车辆总是频繁更新各种信息,但其中有很多对乘客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杰克-威斯特在8月22日举行的在线会议中指出:“人们想要知道的是车辆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而英特尔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实现这一点,比如车辆会因为前方道路拥堵而自动改变路线,这样的功能才是人们所想要的。”

关键字:   民众拒绝 无人驾驶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