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本问题是国内外航空生物燃料研究中普遍面临的瓶颈。采用廉价易得、不可食用的原始生物质原料合成可再生航空生物燃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行方案。纤维素作为农林废弃物的主要成分,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一种廉价、可再生且非常丰富的聚合物。虽然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航空煤油链烷烃(如支链辛烷、十二烷、十六烷)在国际上已有报告,但存在工艺路线长、能耗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发展高度集成的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生物燃料显得尤为重要。
该团队首次报道了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更加复杂的多环烷烃,而这些多环烷烃可以被用作高密度先进航空燃料。科研人员首先将纤维素通过氢解反应选择性地转化为2,5-己二酮。接着,科研人员采用固定床双床催化剂体系,在氢气气氛下,将小麦秸秆纤维素制备的2,5-己二酮一步转化为一种碳链长度为12和18的多环烷烃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具有凝固点低、密度高的优势,既可以作为现有高密度航空燃料的替代品,也可以作为添加剂改善其他航空燃料的效率。
据介绍,该燃料不但将废弃的生物质变废为宝,而且比传统的航空燃料具有更高的密度,使用该燃料可以在不改变飞机油箱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飞行器的航程和载荷,飞机能够比使用常规航空燃料飞得更远,运送得更多。这样就可以减少飞机航班数,以及在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
李宁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该工艺的商业化还需要3年到5年时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纤维素氢解反应需要使用对环境和健康有害的二氯甲烷,下一步他们将探索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有机溶剂替代二氯甲烷。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2025-03-30 16:48:14
- 零碳工厂一批批,中国在重新定义工厂模样 2025-03-11 13:45:25
- “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25-03-11 13:44:05
- 总投资10亿元的“零碳工厂”在吴江盛泽开工 2025-03-11 13:41:25
-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零碳园区”和“零碳工厂” 2025-03-11 13:22:54
- 逐“绿”前行!全国6000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产业变革 2025-03-06 13:36:44
- 当升蜀道建成攀西地区首座“零碳工厂” 2025-03-02 19:49:01
- 绿色工厂与零碳工厂全面解读 2025-03-02 19:11:48
- 100万!南通零碳补贴奖励来了! 2025-02-23 19:19:05
- 六盘水:聚力工业强市 加速转型升级 2025-02-19 16: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