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60年,中国GDP会翻两番,人均GDP从目前1万美元涨到4万美元,对能源的依赖度仍然很大。在此背景下实现碳中和任务极其艰巨,空间在于科技创新市场的积极性、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5月18日在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上表示。
欧洲主要国家在1990年实现碳达峰,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间有60年时间。另外,欧洲主要国家人均GDP已经达到3-4万美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75%,排放已经处于低均值,走向碳中和相对技术容易。相较而言,中国只有30年时间年时间。“所以掌控这个过程的平稳和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个艰巨任务。”朱民直言。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摄
他认为,中国走向碳达峰、碳中和将引发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的巨大变化。例如,目前占能源消耗总量61%的煤炭,将逐渐由光能、水电、核能等替代,对于山西和内蒙古等依赖煤炭的地方来说,经济结构将会出现变化。此外,依靠煤炭发展的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会因此引发巨变,交通能源消费结构也会改变,汽车行业从根本上将被颠覆。
“碳中和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在此过程中,市场会发生重要作用。”朱民称,其中重要的抓手就是“绿色溢价”。在零碳环境下行业生产成本会出现变化,如水泥的生产成本会增约100%,钢铁的生产成本会增约20%,塑料的生产成本会增约50%,航运、船运的成本会增约50%至100%。
在朱民看来,科技将会助推这一变化,而技术发展背后是巨大的投资。“据估算,从现在到2060年,中国每年将有相当于GDP总量1.5%到2%的资金投入新能源、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碳中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转型之中,预计今年将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以后还会逐渐增加,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也会引起全面的经济变化。”
“碳中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和生活方式变化,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源结构变化,更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技术的再造,是在垂直系统及平行系统进行全面的经济基础再造,是市场方式的变化。”朱民表示,消费方式也会随之改变,更助于绿色产品消费。
朱民还称,碳中和一定会推进更新、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碳中和给出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不单纯是一个绿色故事,更是一个再造中国经济的巨大机遇。“我们对此持积极的、乐观的态度”。
在他看来,今后40年发展,中国将走上一条绿色道路。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而言,要在增长同时保持碳中和、保持绿色,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希望中国在这方面创造新的模式,并由此引领世界新的发展模式”。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足迹:碳足迹可信数据赋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3-30 16:28:56
- 朴世龙: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2025-03-11 13:39:19
- 广州设计之都召开“双碳”工作联席会议,推进“零碳街区”示范建设 2025-03-11 13:38:29
- 海南规划护航红树林 “碳”寻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11 13:37:35
- 专家:建议以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为核心抓手 2025-03-11 13:36:35
- 全国首笔,个人碳资产归集“兑现”!2000吨个人碳资产变现8.7万元 2025-03-11 13:33:19
- 助力企业优化用能与零碳发展 2025-03-06 14:16:52
- 碳排放双控体系加速成型;政策细则完善助力绿色转型 2025-03-06 14:10:05
- 山东落实双碳目标 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2025-03-06 14:08:51
- 支持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南京出台实施方案 2025-03-02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