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欧美一半的时间实现碳中和,中国底气很足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访网财经  发布时间:2021-05-20 15:36:22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碳中和的意义远不止环保价值,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新兴产业及其技术。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产业规模和技术研发方面均实力强劲。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美用60年,中国用30年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就是说,我国将用大概3年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数据显示,欧洲发达国家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碳达峰。欧洲国家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随后,美国也做出了类似承诺。欧美国家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所花费的时间大约为60年。

对比来看,我国在推进节能减排方面的速度和力度比欧美发达国家都要大得多。

碳中和的关键在于两大“替代”:第一个替代是以绿色新能源替代污染严重的化石能源,第二个替代是以电气化、无污染机械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机械。目前,在这两个“替代”所覆盖的产业领域,无论从规模和还是质量,我国都占据了领先地位。

这就是我国承诺要以欧美发达国家约一半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底气所在。

从天眼查等数据看中国绿色能源产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57.7%。其中,火力发电使用的电煤又占煤炭消费量55% 以上。因此能源替代最重要就是对煤炭消费的替代,特别是对其中火力发电的替代。

图:中国能源消费结构(2012-2019年)

此前,利用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发电替代火力发电早已经开始,只是因为成本、技术成熟等原因替代过程比较迟缓。但是,近期可再生发电替代火力发电的爆发临界点正在逼近。

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风电综合成本约降低了70%,光伏约降低了80%。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已经不需要不补贴,部分地区光伏度电成本甚至低于火力发电成本。

有预测表示,预计到2026年左右,包含调峰成本在内的光伏度电成本将低于煤电。届时,光伏等绿色能源全面取代火力发电的时机就将成熟。

从包括天眼查在内的多方数据都可以看出,我国的绿色能源无论从产业规模还是产量链自主程度来看,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实力。

以规模角度来看,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风电产业相关企业多达8万家,光伏产业相关企业更是超过1万家;相对应的,我国火电产业相关企业仅约有35000家。可见,无论是风电还是光伏,其产业投资和产能大概率都远远超过了传统火力发电。

以产业链角度来看,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在光伏关键产业链领域的硅料产业有相关企业约5000家,硅片产业有相关企业近9000家,光伏组件产业有相关企业约47000家;风电关键产业链领域的塔筒产业有相关企业约1000家,轮毂产业有相关企业约300家,机舱产业有相关企业约400家。数据说明我国在光伏、风电产业领域不仅技术成熟,且在关键装备技术研发方面表现优秀。

从天眼查等数据看中国绿色机械“替代”

绿色机械替代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铁路电力机车(包括高铁)替代燃煤火车,这个我国已经完成,且高铁技术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第二阶段主要是以电动汽车(包括部分货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这一阶段全球都在进行中;第三阶段主要是在钢铁、水泥等传统高污染工业领域,以无污染的氢能源等替代传统化石燃料,这个目前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全球落地的项目都较少。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多达10万家以上,其中产业链关键的电池企业约多达47000家,电机企业约多达近3万家,电控企业约2500余家。可见,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庞大,且在产业链各关键领域发展均衡。

目前,电动汽车全面普及还有两个瓶颈,一是续航里程,一是电池安全。其中电池安全方面,我国企业比亚迪已经通过刀片电池技术解决,这一技术领先全球。

蔚来在全球首家发布了固态电池汽车。不过,预计到2030年,我国才会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且领先全球。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高,会大幅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且固态电池不含电解液,安全性更高。

届时,电动汽车的成本也将大幅下降,将具备替代燃油汽车的全部条件。

在氢能源领域,全球均处于技术积累阶段。不过,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约5000家氢能源产业相关企业,已经算不错的积累。

近期,美国白宫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和国务卿布林肯先后在公开场合表示美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已经落后于中国。这都是真切的事实,而且上美国在这一关键性领域与我国的差距还较大。

关键字:   欧美 一半的时间 碳中和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