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的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碳定价。
经过三年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5月22日下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2021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上表示:“按照国家安排,现在基本确定,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要上线启动,我们现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紧做各项准备工作。”
赖晓明透露,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系统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相关的规则制度也已经完备。“这周我们在组织全国共30多家企业进行一些真实实际的测试,这种测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是为了保障全国碳交易能够如期顺利启动。”
5月19日,生态环境部公布《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三份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活动。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文件内容充分承接了此前试点好的做法,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市场做好制度保障。
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论坛上,赖晓明从碳市场的实际操作层面出发,分享了对于碳市场的理解。他表示,碳市场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服务于企业减排,用市场化的机制,能够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来减排,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碳定价。
赖晓明认为,总体上而言,相较于金融资本市场而言,碳市场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从地方7个碳交易试点的多年经验而言,总的交易金额约100多亿元,交易量不到5亿吨,规模相对较小。但全国碳市场要形成一个合理的碳定价,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和比较上规模的交易量。
从这个方面出发,赖晓明表示,应该从三个角度来推动今后的碳市场建设。
第一是尽量多地纳入控排企业,这是增加市场容量的一个前提条件。第一批为电力行业2200多家企业,“接下来,今年可能会有两个行业进入核算,明年可能进入履约期的范围内。‘十四五’期间,随着行业的成熟、条件的成熟,会逐步纳入其他重点行业。”赖晓明说。
据了解,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明确了八个高耗能行业于“十四五”期间逐步纳入,包括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和民航。在全国市场启动初期,将电力行业(纯发电和热电联产、燃气发电机组)2225家企业作为突破口,纳入第一次交易主体,后面按照各行业的成熟情况稳步推进,成熟一个、纳入一个。
第二是尽量多地纳入市场参与主体。全国碳市场在启动之初,参与的都是控排企业。“在条件成熟以后,机构投资会很快地纳入到交易范围里来,会参碳市场。”赖晓明说,接下来如果金融机构也能够参与碳市场,对市场的流动性又将会是一个极大的贡献。
第三是需要增加交易的品种,“我们现在是现货交易,上海也做了国内的第一个标准化的远期合约交易,正和人民银行清算所在做这个方面的尝试。”赖晓明说,随着市场的发展,未来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多地把衍生品、期货纳入到碳市场,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
“只有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碳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才能够上去,形成的价格才真正是一个有效的碳定价。反过来也能够对企业的控排成本,对于新能源和节能的投资、技术的导入,形成一个更清晰、更准确的引导信号。”赖晓明说。
关键字: 碳市场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如何走出绿证市场供需失衡困境 2025-04-08 19:14:00
- 交银金租落地公司首单绿电交易 2025-04-08 19:12:27
- 跨越三千公里!西藏“绿电”首入江苏 2025-04-08 19:11:21
- 新疆阿拉尔市新能源市场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04-08 19:10:20
- 全球最大市场,这个证全国累计核发49.55亿个! 2025-03-25 19:08:32
- 绿证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绿证制度 2025-03-21 12:46:48
- 绿证的作用 2025-03-21 12:45:47
- CBAM“扩围”,绿证认可、零碳园区能否成为出海企业的“免死金牌”? 2025-03-21 12:33:01
- 五部门:绿证强制消费政策落地! 2025-03-19 17:14:04
- 绿电绿证是什么及证购买流程 2025-03-15 14: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