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激发绿证消费需求”。我国绿证市场长期以来面临“供给热、消费冷”的困境,如何真正激活市场需求,使其成为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备受关注。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的背景下,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环境属性凭证,已成为国际通行的绿色消费激励机制。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国,2024年风电、光伏利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35%,达2336亿千瓦时。然而,与庞大的供给相比,绿证的市场化消费仍显不足。2024年,全国绿证交易规模实现翻两番,交易绿证数量达4.46亿个,但只占到总核发量的不到10%。与此同时,受供需不协同的影响,绿证价格不断走低,市场上绿电的环境价值被严重低估。据国家电网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上半年,国家电网经营区的绿证交易均价从每张28.10元降到了每张9.6元。而到了2024年年底,绿证市场价格则骤降到了每张0.9元左右。对此,《意见》从多个层面发力,激发绿证消费需求,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不仅提出构建强制消费与自愿消费相结合的绿证消费机制,还鼓励居民消费绿色电力,将绿色电力消费纳入绿色家庭等评价指标,这将进一步拓展绿证的消费群体,释放市场潜力。在完善绿证交易机制上,《意见》同样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举措。通过健全绿证市场价格机制,加强价格监测并研究建立价格指数,能够引导绿证价格合理反映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优化绿证交易机制,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证交易体系,推动发用双方签订中长期购买协议,这些措施将提升绿证交易的活跃度与规范性,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营主体参与绿证消费的意愿。
尽管新政亮点颇多,但绿证市场的消费端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企业认知不足,消费意愿偏低。目前,许多企业对绿证的价值认知仍停留在“自愿环保行为”层面,而非市场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例如,部分制造业企业认为绿证会增加成本,而非提升品牌溢价或满足国际供应链要求。二是价格机制尚未完全市场化。当前,绿证交易价格受政策影响较大,未能充分反映市场供需关系。
例如,部分地区的绿证价格长期低于国际水平,导致企业缺乏购买动力。三是与碳市场的衔接仍待明确。《意见》虽提及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但尚未明确绿证是否可作为碳减排凭证进入全国碳市场。目前,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方碳市场允许绿证抵扣部分碳排放,全国性规则缺失导致企业观望情绪浓厚。因此,要让绿证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需从政策设计、金融支持、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力,包括政策强制性与激励性并举、金融工具创新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国际互认等。同时,还需加大对绿证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经营主体对绿证的认知与理解,营造主动消费绿色电力的良好氛围。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去年底新疆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破亿 2025-04-12 18:41:21
- 全国绿证累计核发近50亿,绿证强制消费时代企业如何做 2025-04-12 18:39:47
- 辽宁:绿电沃土好“风光” 2025-04-12 18:38:48
- 如何走出绿证市场供需失衡困境 2025-04-08 19:14:00
- 交银金租落地公司首单绿电交易 2025-04-08 19:12:27
- 跨越三千公里!西藏“绿电”首入江苏 2025-04-08 19:11:21
- 新疆阿拉尔市新能源市场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5-04-08 19:10:20
- 全球最大市场,这个证全国累计核发49.55亿个! 2025-03-25 19:08:32
- 绿证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绿证制度 2025-03-21 12:46:48
- 绿证的作用 2025-03-21 1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