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前日本就承诺要争取在2050年内实现国内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除此外英国媒体早在2020年就报道称要在10年内禁售柴油车和汽车。

当各国环保意识都有所增强时,中国自然也不例外,现如今中国在环保问题上更是动作频频,早在2019年3月份时,我国海南省就提出要在2030年开始全面禁售燃油车,以此来控制大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中国的环保举动却不局限于此,现如今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又提出了环保新规划。
在2020年时,我国就提出要采取更有效的政策以及有力举措,力争实现2030年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其实上述所提到的碳达峰与碳中和都是环保的专用语,碳达峰指的就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会进入到平稳下行阶段。

而碳中和简而言之就是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当我我已经初步提出这两大环保目标后,中国对于二氧化碳的模式气体的排放工作进行得也将如火如荼。不过就在中国设定了这样的目标后也有一些外国媒体借此发表意见,比如在英国媒体发表的某篇文章中,就提到若中国想要在2060年前实现温室气体的0排放目标。
那么中国就需要关闭至少600多家燃煤发电厂,而且还需要使用可再生的能源替代。除此外英媒在文章中还提到,虽然中国已经宣布了发展目标,但是中国还在加强新建燃煤发电站的计划,并想要借此来刺激经济增涨。

所以现在有外媒发表态度称,虽然中国制定了要在2060年争取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目标,可是实际情况就是中国未来10年的煤炭发电量仍然将超过全球的碳预算。对此英媒表示,如果真的想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就必须要关闭至少600家燃煤发电厂,事实上对于这一个问题,我们确实也值得深虑。
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国际第一煤炭消费大国,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能源的强力支撑,所以就算中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但是中国也一直大量进口外国的煤炭,以此来作为国内煤炭需求的补充,因为我国对于煤炭消费的依赖较大,因此现在有外媒提出这样的说法也并不令人意外。

其实早在中国已经做好环保的初步目标时,就有一些企业下发了停工令。比如在每年10月份前后伴随着气温下降,煤炭使用量将会有所增加,很多高污染企业就将在此时迎来停业、停工、错峰生产或者是实施某些强制性的举措。
那么假设真如外媒所说,中国要关闭至少600架煤电发电厂,那么这意味着我国煤炭企业将迎来“最强停工令”,难道这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走上失业吗?

这是对此问题,有专家分析称关闭燃煤发电厂选择可再生能源代替可再生能源创造的就业机会就将与关闭燃煤所失去的就业机会持平,所以减净为零也需要做好大量的工作安排。
而且专家还提到,从煤炭向清洁能源转型,可以证实环保行动可以与经济增长共同前进,而且也相信中国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在中国发展的这些年来,我们就已经突破了很多不可能实现的障碍,现如今有不少外媒质疑,中国若想实现环保目标就必须以经济停滞发展作为代价,但在国内专家看来其实这两个目标的追求并非不能同时进行。以现在中国的实力和水平来看,我们也有信心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好搞好环保工作。
结语
如此来看,中国对于环保的问题还是给予相当多的重视,而且现如今生活中我们也实施了很多环保举措,在今年还启动了禁管令,减少管制品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况且熟悉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从不说大话,既然我们立下了一下碳达峰和碳中和的flag,相信我们也一定有实力有信心可以完成。
关键字: 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我国一些燃煤发电厂或将“停工”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煤电低碳化改造施工图出炉 2024-07-24 16:35:12
- 2027年我国煤电碳排放将接近气电水平 2024-07-19 19:28:08
- 连亏六年还在新建,煤电“回血”靠什么? 2022-11-06 16:02:55
- 弃煤还是不弃:全球15个煤炭大国可以分成4类 2022-09-15 16:16:40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聚焦双碳目标 推动绿色发展 2022-05-16 17:15:59
- “双碳”背景下 山西煤矿低碳化生产探索 2022-03-31 15:48:13
- 湖南发布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严控煤炭消费总量 2022-03-22 11:44:47
- 煤电和谐共存的理想场景如何实现? 2022-03-18 09:35:59
- “煤炭大国”如何“双碳”转型? 2022-03-13 11:22:50
- 支持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 2022-02-22 15: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