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中金:看好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远期巨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关注有机胺等行业发展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碳中和战略合作网  发布时间:2021-05-30 20:11:43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2019年12月,“欧洲绿色协议”指出,到2050年欧洲将成为全球首个“碳中和”地区。2020年9月,总书记宣布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至今,全球多数碳排放大国已确认在2050-2060年实现碳中和。在本篇中,我们将回顾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的发展近况,并前瞻其技术与成本发展路径,从技术的维度来探讨化工行业在碳中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对于我国煤炭主导下的能源体系来讲,在实现低碳排放目标的路径中,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Capture,UtilizationandStorage)具备技术上的可塑性、操作环节的灵活性、碳回收空间拓展的持续性,是构建我国兼具韧性和弹性的能源系统的关键。

据经济性、吸收效率等多因素选择CO2捕捉技术。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气流压力与燃料类型(固体/液体)等因素的不同,可选择燃烧前脱碳技术、燃烧后脱碳技术以及富氧燃烧技术等路径。

CO2输送方法多样,适用场景有所不同。目前CO2输送主要有管道运输、汽车槽车运输、铁路运输和船舶运输等。学术研究认为超临界/密相管道运输或成为未来陆地运输方式主流。

大规模的存储与固定是CO2减排的主要途径。我们认为,短期来看,油气井/煤层封存有望成为主流技术路线,中长期来看,预计盐水层/海水封存将成为主流,远期看,CO2矿石碳化具有较好的商业化前景。我们认为具有油气田等封存资源的传统油气油服公司在CO2存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CCS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我们依据中金各行业组测算的二氧化碳排放路径,测算了钢铁、化工、有色与水泥行业需要通过CCS技术解决的排放量与市场空间,到2060年,CCS技术将处理近10.4亿吨二氧化碳,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596.4亿元。考虑保留部分火电,合计市场空间约4743.2亿元。

我们看好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远期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批优秀的公司将凭借其技术前瞻性或资源优势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的推进,我们看好具有封存资源禀赋的标的,建议关注有机胺等行业发展。

风险

碳中和宏观政策的调整,碳中和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碳封存技术的风险。

来源:中金点睛

关键字:   碳捕捉 封存技术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