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将努力建设全球最大的碳现货市场,建成全球碳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多层次碳市场,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加快推进碳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碳市场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低碳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
上海证券报周三援引对赖晓明的专访并称,明年将重点推动两大工作:一是尽快提市场升规模;二是在碳金融方面开展相应的探索,推进产品创新;在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将推出现货和非期货类的衍生品,比如远期交易,掉期交易、掉期互换等衍生品。
他并称,相关部门正在稳步推进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有关工作。目前,建材、有色等行业正在开展碳排放交易相关研究准备工作,预计可能推进较快。
“总体上来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目前还属于起步阶段。整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价格波动合理,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他说,不过和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市场相比,我们的市场结构还是比较单一,还存在一些结构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他并称,接下来全国碳市场还是有很多难题要去克服,还有很多具体的创新工作要去做。比如说,将扩大交易主体、引入投资机构;要尽快把其他控排行业纳入进来;要推出衍生品,发展一个多层次、多产品的市场。
他同时表示,还要进一步完善配额分配机制,建立一级市场。目前碳排放配额分配采取免费分配的方式,可以研究一定比例的有偿分配配额的拍卖方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与市场相应的调节机制,如参照欧美市场的做法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等。
从市场性质来讲,还计划把市场从现在单一的履约型市场,进一步发展成具有投资价值,具有金融属性的复合型市场。这样的市场将既有履约功能,能服务控排企业;又有投资价值,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能帮助企业、投资人等进行风险管理等。
此外,除了碳排放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也备受市场关注。“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筹备重新启动CCER项目的备案和减排量的签发,全国CCER市场有望于明年重启。“他称,希望全国CCER市场和全国碳市场能进一步融合,更有效率地推动全社会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落地。”
报导并引述赖晓明的话称,围绕全国碳市场建设服务,在服务好控排企业和各类交易主体进入市场、参与交易的基础上,也希望和一些机构形成市场服务方面的合作。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入市,服务的能级越来越高,交易所需要各地相关机构合作,共同为市场主体服务。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碳汇修复,绿水青山“价更高” 2025-03-30 17:31:48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6:49:44
- 生态环境部发函征询CCER新的方法学,你准备好了没有? 2025-03-30 16:40:33
- 数说绿色发展“成绩单” 全国CCER交易市场作用初现 2025-03-30 15:46:08
- CCER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性进展!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2025-03-27 19:22:17
- 威海银行创新落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CCER开发挂钩”贷款 2025-03-25 19:22:07
- 内蒙古开发储备18个CCER造林碳汇项目 2025-03-23 16:33:21
- 首批CCER项目完成登记 江苏项目核心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5-03-23 16:30:27
- 人民日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CCER完成登记 2025-03-21 12:44:25
- 国家发改委明确:CCER后就没绿证了 2025-03-19 17: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