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完成数百万天使轮融资清洁捕获把二氧化碳封存混凝土里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36氪  发布时间:2022-02-23 16:44:44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36氪获悉,「清洁捕获」完成险峰资本投资的数百万元,资金将用于早期团队建设。「清洁捕获」成立于2021年,主要的研发方向是将捕集而来的二氧化碳用于制造低碳混凝土材料,实现废弃二氧化碳的高效封存,以此来恢复地球的碳平衡。

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致使全球变暖,带来了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二氧化碳减排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可以直接把二氧化碳“捉住”,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再将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目前,CCUS与可再生能源发电、生物质能、氢气,并称为全球公认的能源转型四大支柱。中国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国,CCUS同样将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据测算,2060年国内通过CCUS技术,将可实现二氧化碳利用与封存12-29亿吨。

而作为二氧化碳排放大户的建筑行业,已开始着手通过CCUS技术有效将二氧化碳捕集后加以利用,实现碳减排目标。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人类有史以来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其每年的消耗量已达到170亿吨。而水泥则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就已经占全球碳排放的7%,是工业排放中非常主要的一个排放源。

国内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泥用量已占到全球所有国家用量的总和,占到全球的60%以上。随着202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正式实施,如何高效降低建筑材料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

传统混凝土预制件制备的环节之一是“蒸汽养护”――将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原材料,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后,送入养护釜通过高温水蒸气使得混凝土硬化。而专注于CCUS技术研发应用的「清洁捕获」,其所开发的“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体系,则主要将传统蒸汽养护的环节改进为矿化养护技术。

具体来说,二氧化碳矿利用技术是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在混凝土生产中加入,并与其中的钙、镁等离子形成矿化反应转化为矿物。这一过程中不仅不需要燃煤产生高温环境,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可以形成碳的闭环使用。

通过该项技术生产出新型低碳混凝土材料,不但能让混凝土建材的强度等指标有所提升,养护时间也比之前降低了一半以上,大大提升生产混凝土的效率。经过测算,通过“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可让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相较于传统的制作工艺能够减少80%,未来有机会做到负碳产品。

「清洁捕获」创始人赵超告诉36氪,该项技术在混凝土工厂当中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加入到反应釜中,在反应釜内用二氧化碳替代原先高温的蒸汽,矿化养护混凝土建材。

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做到95%以上二氧化碳被有效利用。由于二氧化碳矿化反应在600℃以下的环境中不可逆,这样本来会进入大气的排放物永久地封存在混凝土中。

据介绍,以20万方的混凝土预制建材工厂为例,二氧化碳矿化养护设备的改造成本只占了整体产线建造成本的5%左右。除了这部分一次性投入之外,在碳源与使用场景距离得当的状态下,使用二氧化碳做为原料养护混凝土,成本基本可以控制在200元/吨左右,生产成本基本与目前传统蒸汽养护法的成本持平,使得低碳混凝土终端价格没有“绿色溢价”,在行业内已经达到了可以商业推广的阶段。

不仅如此,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从长远来看还有更深的经济效益。

赵超表示,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预制产品,在未来通过二氧化碳矿化技术生产,本身不仅仅是建材产品,还是具备强大固碳效应的新型碳汇资源。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森林植被每年的固碳能力是9亿吨,而混凝土的固碳潜力在未来有望达到5-8亿吨,使用这项技术未来将通过碳交易开启一个近千亿元的固碳市场。而目前全国碳市场碳价还处于低位,未来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使用这项技术的排放企业、混凝土厂商以及建筑商未来都是潜在的受益方。

作为国内最早开始二氧化碳矿化利用技术研发及商业化的团队,目前「清洁捕获」已经开始进行技术的市场化推广。据了解,公司此前与中建材等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将所生产的低碳混凝土建材未来在市场中进行应用。

在去年十月份,全球第一个万吨级工业规模二氧化碳养护混凝土示范工程当中,「清洁捕获」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数据显示,在这项课题当中,通过二氧化碳矿化养护技术可实现每年1万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封存,并生产1亿块MU15 标准的轻质实心混凝土砖。

团队方面,「清洁捕获」技术源起于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实验室,团队其他核心成员来自互联网、能源、水泥等行业。

关键字:   二氧化碳封存 混凝土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