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清洁能源转型安全》报告,探讨了在实现净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转型背景下维护能源安全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挑战,强调能源转型期间的关键能源安全问题,并提出了G20国家维持和改善能源安全的政策建议,同时加快清洁能源转型以应对三重危机。报告关键要点如下:
一、优先考虑提高新兴经济体的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对于实现可负担的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以确保公平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需要在能源效率方面采取果断、雄心勃勃和变革性的行动,以提高能源系统的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改善获得可持续和可负担的能源服务的机会。为了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能源效率仍有巨大的提升潜力:将目前的能源强度改善速度从每年2%提高到4%,2030年有可能避免每年95艾焦的终端能源消费,相当于中国当前的需求。这要求对能效采取强有力的早期行动。各国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IEA第七届能源效率年度会议上,20多个政府签署了一项联合声明,呼吁所有政府和其他行为者加强行动。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主要有:(1)在政府的领导下,迅速推广扩大现有最佳实践政策、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和可持续的商业模式。(2)通过制定包含监管、信息和激励措施的综合政策包,同时加快推动投资、创新能力建设和数字化,便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兴经济体的影响。(3)定期调整标准和法规,以防止最低能效的电器、设备、车辆和建筑投放市场。(4)进行全面的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利用行为分析,确保效率计划基于最终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行为,并且要包括弱势群体。(5)为在各级有效实施能效政策和计划创造基本条件。通过能力建设、执法和监测实现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有资源可用于将一系列政策转化为行动,并不断审查和更新这一系列政策,使其跟上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步伐。(6)制定一系列政策以释放融资,包括增加对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投资壁垒以及实现创新商业模式和可利用融资机制的措施。(7)逐步将重点从为短期影响提供直接公共融资,转向利用私营部门融资并降低其风险以提高能源效率。(8)扩大国际合作,以协助各国政府实施更快速、更有效的能效政策。
二、扩大利用可负担和可靠的电力
电力在所有经济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改善生活水平和最终用途电气化的推动下,电力在总能源需求中的份额预计将普遍增长。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的部署有助于减少能源系统碳足迹,并减少对石油产品、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电力系统中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强劲增长要求多样化的资源组合,以满足对基本系统服务的需求,例如灵活性,这超过了电力需求的增长。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主要包括:(1)提供影响电力部门长期可见性的政策,包括能源系统集成需求的可见性,并为所有相关组织分配责任和实行激励措施,以确保从系统规划到运营的所有时间范围内的适当协调。(2)确保稳健和和具有包容性的规划方法,例如综合和协调的规划框架。(3)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确保公平的重新分配成本和收益,从而为弱势消费群体提供支持,保障电力的普遍接入,并保证受电厂关闭影响的工人和社区的地方过渡计划可行性。(4)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系统安全方法:了解电力部门现在和未来的所有依赖关系,评估相关风险并部署风险准备计划,并采用适当的指标进行监控和进行定期审查。(5)支持具有弹性的电力系统,从能源效率开始,从进口化石燃料转向推广适应当地情况的多样化、清洁电力解决方案,同时关注气候变化和网络安全等日益严重的威胁。
三、预防和应对全球能源危机
虽然能源转型对能源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油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在确保充足的能源供应方面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能源安全正在发生变化,能源供应风险的程度和类型正在扩大,要求各国预测和应对现有和新出现的能源安全挑战。加速转型很可能会放大新旧安全因素,这就需要加强复原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以确保可负担能源的不间断流动。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转型期间仍然很重要,储油或为意外的石油供应中断做准备的任何机制将有助于加强地方、国家和全球各级的石油安全。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某些其他东盟国家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增加石油储备,以减轻供应中断的风险。与石油储备一样,随着天然气作为过渡燃料在许多国家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每个国家都值得考虑引入或加强天然气储备相关措施和政策。加强能源安全可以通过供需两方面措施和行动来实现。在能源转型期间保持可持续的供应和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足够投资,规划应得到中长期国家战略支持,以避免新的基础设施在未来成为搁浅资产。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主要包括:(1)制定石油储备政策并考虑加强储气系统建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供需趋势。同时对基础设施进行充分投资,尤其是在需求将持续增长的地区。(2)鼓励在G20国家中广泛实施IEA十点计划中确定的供应和需求措施,以解决价格波动、燃料成本相对较高和供应短缺问题。
四、重视低排放燃料的作用
低排放氢能预计将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难减排行业中。大规模应用低排放氢能将需要安全和可负担的供应,这将需要发展一个高效的全球市场和弹性的供应链。目前,全球有100多个旨在交易氢(或其衍生品,如氨和合成燃料)的项目正在开发中,其中约一半位于东南亚地区。如果所有这些项目都能实现,到2030年将有相当于近500万吨氢交易。建立全球低排放氢市场需要充分的进出口基础设施。
生物能源也是最通用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可以输送热能和电力,提供交通燃料或可再生气体。其主要优势之一是可以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这使得多种生物能源最终用途的快速增加成为可能。例如,生物甲烷可以使用现有的天然气管道和终端用户设备,而许多液体生物燃料可以使用现有的石油分配网络,并且可以在只有很小的改动或没有改动的车辆中使用。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包括:(1)增加对进出口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以扩大氢、合成碳氢燃料和氨在清洁能源技术(如混氨燃烧和纯氨燃烧)中的应用,并通过巩固和加强国际合作和伙伴关系,促进全球氢和氨供应链的发展。(2)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扩大生物能源的使用,不仅考虑环境方面,也考虑经济和社会方面。(3)增加对创新的投资,以释放新的可持续原料的利用,并扩大生物甲烷等现有技术的使用,以替代化石燃料。同时将生物质气化或综合生物精炼厂等新技术商业化,用以联合生产生物化学品、生物燃料和热能。
五、重塑面向未来的现有化石燃料基础设施
在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正在通过使供应路线和来源多样化,以及在现有能源基础设施中使用低碳燃料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多个地点和各种技术采购低碳燃料可以提高供应的安全性,并防止需求和供应的冲击。创建新的基础设施需要高水平的投资,并且由于需要获得不同的许可和批准而带来了延迟的风险。现有基础设施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基础设施的重新利用提供了加速过渡的前景。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包括:(1)在基础设施退役之前,对重新利用过剩油气和煤炭基础设施生产、运输或使用低碳燃料(如氢和氢衍生燃料)的潜力进行评估。(2)对使用枯竭储库和相关地上基础设施来封存CO2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以及对海上生产平台重新用于海上风力发电场的可能性进行评估。(3)考虑将过剩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存设施转化为低碳燃料储存设施,并利用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运输低碳气体和氢气。(4)将过剩的炼油能力转化为生物燃料生产设施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并确保向零售商提供足够的支持,以促进低碳交通燃料的销售和燃料加注基础设施的整合。(5)为避免产生搁浅资产,确保在最终确定投资之前充分考虑任何新的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项目在未来某个时间点用于低碳燃料的潜力。(6)对现有石油和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运营如何实现脱碳进行评估,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为海上平台和炼油厂供电,以及寻求将绿色氢生产设施与炼油业务相结合。
六、建立安全和多样化的关键矿产供应
实现向清洁能源的广泛过渡取决于在世界各地部署新的清洁技术的速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内可再生能源产量可以极大地促进能源安全和能源独立。然而,这完全取决于关键矿物的持续供应。因此,必须确保关键矿物供应的安全和多样性,并明确在本世纪中期或前后实现碳中和的各种途径。
政府在确保关键矿物安全方面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可能采取的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1)减轻和缩短与扩大现有和开办新的生产项目有关的行政负担,包括批准程序和税收义务。(2)为商用前的测绘数据和地质调查提供公共资金。(3)资助早期至中期的项目,使其能够度过盈利前阶段。(4)通过专门的投资设施提供贷款,通过有约束力的矿物承购协议等措施吸引投资。(5)关键矿物供应的安全是一个只有在生产国和消费国政府的共同指导下才能应对的挑战。(6)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确保本国的安全供应并在本国境内关闭供应链,协调政策安全工作的需要十分迫切。(7)正式的合作应特别着眼于知识分享和能力转让,以确保关键矿物市场的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家和公司两级加强合作,会更好地匹配预期和解决大规模问题。
G20国家在决策和政策执行中应考虑的建议包括:(1)向市场发出明确、无条件的信号,表明清洁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政策原则,以确保基于关键矿物的清洁技术按照最佳标准发展并更快地部署。(2)创造有利于新项目大规模投资的环境,以增加价值链上关键矿产的供应量。包括可以减少和缩短许可程序、提供公共援助和融资,以及在适当情况下承诺约束性承购以支持新产能。(3)采用新的系统化方法,其中包括保证关键矿物的库存量,以确保供应安全。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标准更为重要,因为满足对关键矿物指数级增长的需求将要求采矿和矿物加工也相应地大幅增加。(4)确保G20国家旨在积极参与并努力为全球关键矿产开发一个组织良好、标准化和稳定的市场而努力,其中包括IEA关键矿产工作组。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4-10-30 15:36:10
- IEA发布清洁能源转型安全性分析报告 2022-11-06 16:07:36
-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去年我国煤炭储量2078.85亿吨 2022-09-28 14:43:10
- 世纪互联发布2022年碳中和行动报告! 2022-09-28 13:52:46
- 中国民航局发布《2022中国民航绿色发展政策与行动》 2022-09-28 13:29:32
-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金融业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线研究 2022-05-27 17:19:30
- 富士康工业互联碳中和白皮书!附全文 2022-05-25 16:06:38
- 京东集团发布2021年ESG报告 提出2030年减碳行动目标 2022-05-25 16:04:47
- 碳中和与大重构,供给侧改革、能源革命与产业升级 2022-05-24 16:49:30
- 华为发布《绿色发展2030》报告 2022-05-18 10: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