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固态电池概念,为何持久不衰?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发布时间:2025-03-08 16:06:57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最近,固态电池概念又双叒叕火了。

自从2021年1月,蔚来汽车发布一款固态电池车型,固态电池从此成为A股的流量概念,隔三差五炒作一番,热度远超产业圈。

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A股炒作的导火索,可能是知名企业的进展,可能是关键材料或技术工艺的突破,也可能是典型应用上的推广,甚至可能是一篇莫名其妙的小作文。总之,这一轮也不例外。

二级市场为何乐此不疲,背后逻辑是啥?

01

锂电最强期待

本公众号一直强调,锂电创新不易。

过去几年,有太多锂电创新方向,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总是令人失望,一茬又一茬。

不仅固态电池,还有4680大圆柱电池,还有无钴电池,还有复合集流体,还有磷酸锰铁锂,甚至还有意图颠覆锂离子路线的钠离子电池,等等。

这些一度叫嚣厉害的技术路线,在锂电创新的众多约束条件下,普遍低于预期,毕竟要同时兼顾成本、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环次数、温度性能甚至资源保障等太多因素,并非易事。

尤其是曾经呼声很高的4680大圆柱电池,一再低于预期,最终并没有突破锂电创新的若干桎梏,声音也越来越小了。

此外,无钴电池、复合集流体、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等曾经耳熟能详的技术路线,也都普遍低于预期。

对比而言,固态电池仍然充满期望,顽强地活着,并接替4680电池,成为锂电这个超级赛道中新一轮技术创新的最强期待,最大旗手,没有之一。

固态电池的炒作价值,溢于言表。

02

短期难以证实,又难以证伪

锂电创新不易,固态电池一直充满争议。

但是,无论是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旧巨头,还是蔚蓝、太蓝这样的新势力,都一直在坚守,投入了相当力量,在不同的技术路线上,推动固态电池技术向产业化的艰难进步。

固态电池走到聚光灯下,已经整整四年,即便站在当前这个时点,固态电池的成果确实差强人意。

固态电池的技术创新,主要涉及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固态电解质材料,以及固体电解质制备、电极涂覆、电池组装等生产工艺及设备,这些创新包括材料、工艺、结构以及设备等,而且彼此相互依赖,相互掣肘,是一个系统工程。

难度确实不小。

目前,关于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的普遍共识是:2027年小批量装车,或在特殊领域开展示范性应用;2030年大规模量产,实现“液固同价”并广泛使用。

这是一个有点遥远的预期,变数太大。

显然,二级市场不管这么多,投资者自然是希望上市公司能够有更好、更快的步伐。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在回复投资者关于固态电池进展的问题时,答案颇为一致,基本都只是处于技术储备、研制试产阶段,远未到订单及收入阶段,这让亢奋的投资者多少有点失望,或者本身也在预期之中。

行业内的大小巨头,新旧势力,都颇为坦诚,全固态电池当前仍不成熟,还有诸多努力空间,真正量产为时尚早。产业圈显然要理性得多。

现实就是,一直充满希望,短期难以证伪。

03

还会持续炒作

模糊,才有美。

这个特质,让固态电池成为二级市场炒作的最佳题材,也成为近年沉寂的锂电行业的一道亮丽的光。

在投资者眼里,证实了,见光死;证伪了,更是死。模糊不清,反而最有弹性。

为此,我们相信,固态电池在最终被证实或者被证伪之前,还会持续受到二级市场青睐。

更重要的是,在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移动智能装备走向推广的关键时期,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的优势,有望在这些新兴场景获得更好的应用,尤其是在早期推广阶段可以弥补成本上的不足,实现更快发展,比翼齐飞。

未来,固态电池无论是技术上的任何一点进步,或者是应用上的任何一点推广,都可能成为二级市场乐此不疲的炒作对象,当然前提是要有“进步”,否则又会像其他流量技术概念一样,最终走向默默无闻。

关键字:   固态电池概念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