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北京市委主委王金南长期关注这项工作。他建议,加快零碳园区标准建设,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业园区碳核算方法体系和零碳园区系列标准,“一园一策”制定零碳技术路径,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王金南委员。本人供图
王金南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2543家国家级与省级园区,这些园区覆盖了全国80%的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工业产值,排放了全国31%左右的二氧化碳,既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控制对象。
为什么要建零碳园区?“加快零碳园区建设,是破困局谋新局,助力经济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王金南分析说,建立零碳园区目的是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对于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零碳技术大规模研究与应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平衡好能源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都有重大现实意义。
“应加快零碳园区标准及其示范建设。”他给出了具体建议,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工业园区“一芯四核”互馈式碳核算方法体系。一“芯”引领,就是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四“核”驱动具体为明确核算结果应用目标和核算范围边界;基于园区物质能量流动建立温室气体核算清单;力求计算原理规范化、基础数据本地化、权责划分清晰化,精准测算工业园区多层级多主体碳排放;深挖核算结果应用潜力。此外,还应加快制定零碳园区系列标准规范,包括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工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或标准等。
“可以推进典型园区先行先试,‘一园一策’制定零碳技术路径。”王金南建议,选取典型园区先行先试,量化关键行动的技术经济与环境综合效益,通过实践迭代优化,提高零碳园区建设的针对性和技术成熟度,全面加强园区能源清洁化、生产清洁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供应链、低碳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关键支撑应用。
王金南还建议,加强国际合作,建设一批零碳贸易产业园区。为推进产品碳足迹规则国际互信,加强与“一带一路”、欧盟等国家零碳贸易合作,开展适用于“一带一路”和欧盟国家地区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和标准认证合作,探索碳金融创新和税收优惠机制,破除贸易碳壁垒。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武红利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曾刚:发展绿色金融,亟须解决碳核算难题 2025-04-25 17:38:07
- 王石二次创业|从“地产教父”到投身碳中和领域 2025-04-24 18:46:41
- 郑栅洁:出台零碳园区建设方案;CCER成交量达153.7万吨 2025-04-24 18:43:40
- 王金南院士:呼吁加快建立碳足迹国际标准体系 2025-04-24 18:33:49
-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在实现“双碳”目标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2025-04-21 14:47:44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碳市场要成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靓丽名片 2025-04-20 16:08:08
- 邢钢:立碳排放"数字账本" 全流程碳足迹管控已启动 2025-04-16 18:45:08
- 田庆军:新能源产业链价值再分配将推动储能新一轮高增长 2025-04-16 18:29:28
- 《环球人物》 | 院士王金南,为世界“设计”绿色 2025-04-16 18:02:01
- 唐叔贤院士:我国将引领氢能产业技术革新 2025-04-16 17: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