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卢拉和联合国呼吁在COP30之前紧急制定新的排放目标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5-05-06 19:00:27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巴西:卢拉和联合国呼吁在COP30之前紧急制定新的排放目标

在1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与的虚拟闭门会议上,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与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共同呼吁各国加快制定新气候目标。多数签署《巴黎协定》的国家未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而巴西作为11月COP30的主办国,正全力推动各国及时发布国家自主贡献。巴西期望说服欧洲、中国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承诺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以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此次长达两小时的会议,吸引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以及受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的小岛屿领导人参与,不过彭博社指出,会议是在“没有美国”的情况下举行。古特雷斯在会上表明,“任何团体或政府”都无法阻挡向低碳能源的转型。巴西计划于2026年启动南美洲首个全国性碳市场,届时主要排放国需提交监测计划并向国家监督机构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29年将限制最大污染者的排放。

墨西哥正面临严峻的气候挑战,全国64%的领土干旱状况加剧。该国国家水务委员会称,自上个月以来,干旱范围“急剧”扩大,野火数量较去年增加44%。有专家在该报评论文章中指出,鉴于气温上升和降雨模式改变,墨西哥急需强化法律框架,保护水资源及维持水源的生态系统,因其70%以上的地表水质量为“差”或“中等”。

Dialogue Earth报道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分布式能源的显著发展。分布式能源指在靠近使用地点发电,装机容量从2017年的1GW激增至2023年的31.8GW,且几乎都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这种发展模式正促使消费者转变为清洁能源生产者。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宣布一项碳抵消计划,旨在改善3公顷草原生态,扩大再生农业,恢复土壤并阻止荒漠化。该项目将成为南美洲首个获Verra认证的碳抵消计划,有助于推动当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英国将加速推动实现净零排放,斯塔默在能源峰会上表示

近日,英政府与国际能源署主办的能源安全峰会上,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将加快实现净零排放,强调本土清洁能源的重要性。英能源部长米利班德认可化石燃料价值的同时,指出英国未来是低碳能源,还提及将与美在核电、与中在气候变化方面合作。

峰会凸显英美分歧,美国官员批评将清洁能源置于化石燃料之上的政策,认为净零政策有害,还试图让国际能源署停止推动清洁能源转变工作;英国则宣布海上风电制造投资,以减少对化石燃料市场依赖。

此外,多数参会政府认同清洁能源可降低价格冲击,欧盟将出台路线图淘汰俄化石燃料进口;英国宣布 20 亿英镑资金支持碳捕获和封存项目,并与埃尼达成投资协议;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比罗尔警示关键矿物集中风险。

03

欧洲航空公司的排放量有望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今年欧洲航空公司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将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并补充说,这“突显了航空业在游说布鲁塞尔制定更宽松的绿色规则时努力脱碳”。该报称:“欧洲航空公司共同承诺,通过混合新技术,特别是替代燃料,以及碳交易计划以及更高效的飞机、发动机和空中交通管理,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但航空公司抱怨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太贵,而且生产得不够,上个月敦促欧盟放宽一些环境规则。它引用欧盟委员会的话说,航空排放量的预测增长“凸显了采取行动实现我们的气候承诺的必要性”,并补充说:“航空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04

柏林因德国电力市场分裂而面临欧盟考验

德国新联合政府正于布鲁塞尔面临严峻考验。因邻国要求瓦解德国电力市场,欧洲电网运营商的伞式组织预计将推动把德国市场划分为两个或三个区域。瑞典、比利时等邻国对此持赞成态度,然而德国工业界却强烈反对,他们担忧这一举措会致使重工业化的南方地区电价大幅攀升,进而影响工业生产与经济发展。

德国国内对新政府的能源政策也存在不同声音。部分团体认为,CDU/CSU-SPD联合政府协议忽视气候保护。社会民主党内部的Klima.Gerecht网络更是直接批评,指责该联盟缺乏为德国未来负责的担当。不过基民盟副领袖Andreas Jung也强调,不能因危机就弱化气候政策的重要性。

能源转型进程中,德国面临现实阻碍。《法兰克福汇报》指出,电网扩建必需的变压器已成为一大“拦路虎”。自2019年起,全球对大型变压器需求暴增,价格翻倍,制造商订单饱和,交货周期拉长,严重影响德国能源转型步伐。

在海外业务方面,路透社报道,受特朗普政府相关政策影响,德国莱茵集团无奈暂停在美国的海上风电开发项目。尽管陆上的风能、太阳能及电池存储业务仍在积极推进,但海上风电业务的停滞无疑打乱了其战略布局。

此外,《华尔街日报》在气候怀疑论评论区发表社论,对德国能源政策提出尖锐批评。数据显示,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6%下滑至2025年的47%。该社论认为单纯依靠可再生能源难以支撑工业经济,同时对德国逐步淘汰核能的决策提出质疑。多重压力之下,德国能源政策的走向充满变数,未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推动能源转型,成为其亟待解决的难题。


05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异常”停电影响了数百万人

周一,西班牙和葡萄牙遭遇大规模停电,致使火车停运、电话中断,数百万人生活受影响。葡萄牙运营商 REN 称是 “罕见大气现象” 引发,但又遭其否认,目前停电原因仍无定论,路透社指出此类规模停电在欧洲极为罕见,不过截至周二上午,两国供电已基本恢复。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表示,系统 5 秒内突失 15GW 发电量,相当于当时该国需求 60%,原因正在调查,此次危机引发对电力网络应对需求及可再生能源波动能力的担忧。部分媒体分析,西班牙能源转型虽能减少进口依赖,但升级配电系统面临挑战;Politico 提到欧盟推动伊比利亚半岛与欧洲电网连接,其利弊存争议。

一些出版物试图将停电归咎能源转型,如《每日电讯报》虽以 “净零排放是罪魁祸首” 为标题,但文中专家并未将事件归因于此 。此外,彭博社报道,因太阳能发电量大增,欧洲本周末电价跌至零以下,法国也计划发布法令推进新核电站建设与设定可再生能源目标。


Part2

国内新闻


01

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

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术装备。具体包括五类:

(一)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等行业工艺革新与流程优化技术,如短流程制造等;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领域节能和能效提升技术,如算力与能源协同应用、高效制冷、高效供配电、绿色智算系统解决方案等。

(二)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

(三)工业减碳技术,包括低碳原料燃料替代、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及高值化转化利用、碳排放核算监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与替代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包括数字化能碳管理等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精细管理和系统优化技术。

(五)高效节能装备,能效指标达到或优于相关国家标准1级能效等级的工业量产装备,包括电动机、变压器、工业锅炉、风机、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工业制冷设备、热泵等。

资料来源:工信部

02

国家能源局:我国氢能产消位列世界第一位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

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当前我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组织行业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聚焦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系统梳理2024年全球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并对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进行展望。《报告》已为各位媒体朋友提供,我做一下简要介绍。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2024年国内外氢能发展情况、2025年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展望和大事记三个部分。2024年情况部分,从政策发布、市场规模、价格水平、创新应用、国际合作、标准认证等六个方面,系统总结2024年国内外氢能发展形势。2025年展望部分,从加强政策统筹协调、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氢能试点工作、开展国际市场探索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展望。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0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安排,深入实施《美丽广西建设实施方案》,确保美丽广西建设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实现,制定本行动计划。主要目标为:

到2027年,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效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绿色根基更加坚实,美丽广西建设成效显著。其中,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各市全面达标;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占比力争达到6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3%以上;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50%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5%以上,美丽海湾建成率达到50%左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


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04

江苏发改委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


资料来源:江苏省发改委

05

国家能源局:Q1光伏新增并网59.71GW 集中式23.41GW 分布式36.31GW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实现新突破。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新增装机的主体地位,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2025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其中,水电新增213万千瓦,风电新增146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5971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29万千瓦。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9.66亿千瓦,同比增长24%,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7.3%,其中,水电装机4.38亿千瓦,风电装机5.3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9.4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6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机(14.5亿千瓦),今后也将成为常态。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迈上新台阶。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突破20%,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带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升至四成左右。风电光伏新增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2025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81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9%;其中,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达到22.5%,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明显超出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和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110亿千瓦时,已经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



Part3

产业动态

01

中国石油钻成我国煤岩气最长水平井

近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成功完钻国内首口2500米超长水平段煤岩气水平井,刷新我国陆上煤岩气超长水平段、水平段一趟钻和最长裸眼段3项纪录,标志着中国石油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气开发技术与管理上取得重大突破。

煤岩气是我国天然气持续增产的重要战略接替资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意义深远。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煤岩气开发的链长单位,长庆油田以管理优化与技术创新推动煤岩气增储上产。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为微伏构造发育,煤岩易塌。水平井导向难度大、井眼轨迹控制难、钻具卡钻风险高是煤岩气开发面临的困境。如何顺利打出超长水平井,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评价项目组钻井现场钻井工程师王成表示:“我们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实现‘方案设计—地质导向—装备配套—泥浆性能’同步优化,保障钻井施工安全高效。”

针对地层复杂、井筒条件恶劣等问题,中国石油各单位积极配合,不断优化固井质量,护航后期生产安全。“我们研发出专用前置隔离液组合、特色水泥浆体系,研制出系列固井工具,有效提升了固井质量。”川庆钻探长庆固井公司技术专家魏周胜说。

截至目前,长庆油田盆地东部天然气评价项目组已完钻煤岩气水平井50口,累计产气量突破1.9亿立方米。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02

中国最长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工程在松原启动

4月27日,吉林油田举办新闻发布会,吉林石化—吉林油田二氧化碳管道工程(一期)27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启动。该管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在地下封存二氧化碳量超过400万吨。

据介绍,该管道是目前中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采用超临界/密相(一种特殊的流体状态)输送,其途经松原、长春、四平、吉林四市,可以吸纳沿线吉林石化等企业的碳源。

目前,中国二氧化碳管道输送技术仍处于工业示范阶段。该工程设计中采用了二氧化碳离心式压缩机增压、全线光纤测漏等先进技术,其中一些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的空白。

在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时,吉林油田还将其作为开采石油的介质——开采效率比传统的水介质高20%以上,每年可驱油100多万吨,实现了“驱油”与“固碳”双效合一。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经理马晓红介绍,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更多妙用,如富碳农业、化肥生产等。“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捕集—运输—利用—封存’全闭环碳循环模式。”

马晓红表示,该工程将成为吉林省各碳排放企业与利用企业的主干碳网,形成覆盖吉林省的碳产业链,极大促进吉林地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措施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中国“双碳”目标持续推进,CCUS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而二氧化碳管道则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

吉林油田在CCUS领域拥有雄厚技术储备,建成了中国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CCUS国家级示范工程。2024年,吉林油田封存二氧化碳41.8万吨,占中国石油封存总量的22%。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



Part4

跨国公司信息动态


01

TÜV莱茵亮相2025上海碳科展 综合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上海 2025年4月28日 /美通社/ --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携碳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解决方案亮相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科技展览会(简称"上海碳科展")

展会上,TÜV莱茵大中华区管理体系认证可持续发展产品总监李利新博士介绍了最新推出的ISO 46001水效率管理体系认证服务。

近年来中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工业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建立循环用水体系,加强监督力度。ISO 46001水效率管理体系通过目标设定与规划、法律法规核查、用水审查、营运活动指标、用水效率指标、行动计划等系统化方式,协助企业提升水资源管理绩效,挖掘水回收的潜力、识别重大用水设施以及改善用水效率的机会,并以减少、取代、再利用的方式提升用水效率并降低污染。

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高级技术专家徐博铖聚焦绿氢及其衍生物,分享了欧盟脱碳的最佳实践。欧盟氢能战略和REPowerEU计划提出了一个全面的框架,涵盖可再生氢、欧洲氢银行、氢能源网络,以支持可再生和低碳氢能的使用,从而帮助欧盟实现脱碳。在此背景下,TÜV莱茵打造了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服务路线图,为企业提供从氢气生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徐博铖还介绍了符合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的自愿认证计划,以及可再生燃料认证服务。

作为航空网络核心节点,机场是实现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的关键环节。TÜV莱茵大中华区工业服务与信息安全副总经理陈虹针对机场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分享了国际机场协会(ACI)为处于不同脱碳阶段的机场提供的差异化支持,以及实现净零碳排放目标的技术路径,并结合慕尼黑机场的案例,展示了通过能源改造等措施实现碳减排的良好实践。

为应对产品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欧盟出台了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案(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简称ESPR),已于2024年7月18日正式生效。该法案涵盖了广泛的产品类别,尤其是对电子电气产品从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到回收的全价值链提出了全面要求。

针对现阶段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面临的产品设计、法规合规、生产技术提升等挑战,TÜV莱茵可提供一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从产品环境足迹出发对产品进行基础环境影响体检,到从产品全生命周期考虑产品性能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连接融合,再到产品碳减排及绿色产品认证,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升级优化,同时将企业的可持续实践成果展现给市场和消费者。

作为全球领先的技术服务商,TÜV莱茵一直为解决人类、环境和科技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挑战,提供安全、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未来,TÜV莱茵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积极探索能源转型、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最佳实践,推动产业链绿色转型升级,为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资料来源:美通社


关键字:   卢拉和联合国呼吁 排放目标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