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回顾这些年企业发展得比较顺利,走得比较稳健的企业,恰恰是因为这个企业不仅有英明的领袖,而且这个领袖不是独孤求败型,他背后有十八棵青松呀,十八个壮士呀等这样的团队的存在,往往企业就像上了保险绳一样,不会陷入大起大落。
在马云的江湖里,他却有另外的一层理解,“我最喜欢《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他的武功出手无招,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我想马云知道什么样的大侠才是真正的大侠,他自己该练习什么样的武功最合适。
2001年,互联网的大寒流摧毁了不少网络企业,只有阿里巴巴还坚守在电子商务的阵地上,许多和马云一起闯荡的伙伴们都徘徊在离去的边缘。但是,伙伴们没有离去,和马云一起留了下来。那一刻,坚强的马云流泪了,他对自己说:“朋友没有对不起我,我也永远不能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我们回去,从零开始,建一个我们这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公司。”他们取胜的秘诀应该是信仰和团队,他们在江湖中应该叫,帮派。“是一群人在战斗”。
倒是看得比较多的,是在那些只有领袖没有团队的企业当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兴起很快,衰败也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觉得聪明的领袖要擅于运用团队的力量。
马云经常开玩笑说――我永远也成不了比尔盖茨了,但是我拥有这些,让我心里觉得反而更加踏实。
原长虹第一舵手倪润峰在谈到《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的时候说,“王熙凤是一个管理人才,不要认为王熙凤完全是狡诈,但是王熙凤最终失败也有她王熙凤的背景。她的背景是什么,是她的权威性还不够。”而在长虹企业内部,很多人又把倪润峰戏称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做事励精图治、雷厉风行,但绝对不讨人喜欢。让人感到吃惊的是,似乎长虹的盛衰历史,只是倪润峰一个人演的独角戏,由他自己导演制片并且主演。
而这部独角戏是否从最开始就意味着它的结局了呢?有一家媒体曾这么描写倪润峰的境遇:“中国版的创业故事往往不是以大团圆结尾。作为20年来中国企业界最强悍的面孔之一,60岁的倪润峰最终留下一个苍凉的手势谢幕。他曾集光荣与梦想于一身,如今功过去向要等‘组织的结论’。”
在长虹这个江湖里,倪润峰扮演的是一个独行的大侠,他凭借着自己的绝世心法完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门派,但是在这个门派里,师傅是他徒弟还是他。他每日练习攀岩绝壁,把路途上横生的枝节纷纷斩落于马下,但是在他的笑容里似乎带着一点哮喘的气息。他最终累倒在半山腰,在最最口渴的时候,没有门徒跑上前来为他拿来水壶。他死后的消息也许引来无数的猜测,但是尸体也许永远都会停留在半山腰了。我们放眼望去,不免唏嘘不已,他的团队呢?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嗥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中国也有句老话说的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有团队,于领袖而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李志起,著名营销咨询机构----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2009年中国营销功勋奖获得者,2008品牌中国年度十大专家,2007科特勒中国最佳营销精英,改革开放30年中国策划标志人物,深刻影响中国营销的十大人物,中国创新营销论坛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会顾问,十多家著名财经媒体专家顾问。为200多家中国企业担任过品牌营销顾问。他在中国营销界提出的“品牌空间论”、“传播3.0”、“成长金字塔”模式和“红色智慧”等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2010年他发起的“策划现场”和“营销体检”两大工程正在风靡中国!电话:13521171615,13911185761,邮箱:cbct08@126.com
关键字: 2222领袖还是团队哪个更重要?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周汉民:开展产品碳足迹精准量化示范试点是当务之急 2024-11-16 16:37:13
- 董秀成:全球碳市场启动,为哪些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2024-11-16 15:46:40
- 专访丨雷宪章:促进电与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2024-10-31 10:54:36
-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氢科学中心主任丁文江 2024-10-31 10:10:02
- 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聚焦低空产业、绿色创新等驱动经济新引擎 2024-10-31 09:54:09
- 专家:标准体系建设是“双碳”工作的重要基础 2022-11-06 15:38:33
- 国家电投钱智民:碳达峰碳中和是挑战 但更是机遇 2022-10-20 13:26:28
- 解振华中国已经走上符合自己国情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2022-09-28 13:41:08
- 王中林院士:能源转型需要颠覆性原创技术 2022-09-15 15:47:19
- 丁仲礼: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 2022-09-12 16: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