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是唯一出路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6-11-30 14:46:58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李克强总理在1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的讲话为煤炭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地位及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洁能源的崛起以及煤炭本身生产及利用方式的粗放,“去煤化”的呼声此起彼伏。

从长期目标来看,“去煤化”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主要能源。将煤炭开发好、利用好是从实际出发、尊重我国能源禀赋特点的最现实选择。

煤炭是我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资源保障能力强。从能源资源赋存条件看,煤炭占我国已探明化石能源资源总量的94%左右,而油气仅占6%左右;同时,煤炭也是我国最经济的能源资源。从能源比价关系看,折算成同等发热量价格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比价为1:11.15:5.02;此外,煤炭又是最安全的能源资源。而“十三五”时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度或将达到67%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的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带来了种种问题,尤其以近年来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甚。煤炭一时成了“脏”的、“恶”的能源。然而事实上,煤炭完全是可以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能源。

在开采方面,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早已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共识,在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利用方面,以煤发电是煤炭的主要用途。在我国,约有50%的煤炭用来发电,同时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当前,集中用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氧化氮、细颗粒物,靠排放尾气的收集处理,经过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已经能控制为和烧天然气排放的水平相当。清洁煤技术可以使其传统污染物的排放量,低于目前天然气燃烧排放量的国家标准。2015年底,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通过加快燃煤电厂升级改造,在全国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和世界一流水平的能耗标准;在2020年前,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对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坚决淘汰关停。事实上,在技术上,我国的燃煤电厂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为例,这个被国际能源署称为“世界上最清洁的火电厂”,发电煤耗为276克/千瓦时,解开了火力发电在环保、耗能、效益上不能兼顾的死结,在全世界树起了节能减排的标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燃煤发电领域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来看,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难点在散煤利用。我国约有70万台工业小锅炉,还有各种窑炉,加上农村普遍的炊事和采暖用煤,散煤利用量约50%,而这50%所引起的污染,要比煤电所产生的污染多得多。1吨散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量是火电用煤的5-10倍,在极端气候的条件下,使用散煤所产生的污染可以达到污染总量的40%左右。散煤使用量大面广、低空排放、监管困难,使得散煤治理困难重重。10月底,环保部发布了《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和《民用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为散煤治理提供了“工具包”。京津冀鲁等地也纷纷出台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散煤治理方案。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近期应积极推广“好煤+好炉”,同时,在条件允许的地区积极推广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以及电能替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能源学会会长倪维斗教授认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应主要针对大部分散煤进行整治,终极之道是“大力发展清洁煤发电,以电能来替代散煤燃烧。”

今年以来,“去产能”成为煤炭行业当之无愧的“关键词”,频频见诸报端,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控。在煤炭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化解过剩产能是必然之举。在“去产能”政策的影响下,近期煤价出现稳定、回暖迹象。但是,要真正解决煤炭产业命运、端正煤炭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还是要依靠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来实现。

当前,我国的能源转型正逐步走向深入。从长远来看,煤炭作为一种常规化石能源,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开采条件的恶化,以及新能源特别是非常规能源的开发,最终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甚至被完全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工业仍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产业。

此次国家确定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是莫大的机遇。煤炭行业应紧紧抓住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加大资金与科技支撑,攻克技术难关,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煤炭的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依托煤炭、超越煤炭,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煤炭清洁 高效开发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