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经过近一年的攻关,突破了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移动电源和太阳能地埋灯3款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让“高大上”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为普通大众所用。1月12日,3款产品通过了由省工信委组织的新产品鉴定,鉴定结论认为,产品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初,为适应甘肃省创建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以及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能源所瞄准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发展特点,依托自身科研力量,启动实施了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研发项目。
据研发团队技术骨干乔俊强博士介绍,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将高效太阳能电池、超长寿命的磷酸铁锂电池、高光效LED、智能控制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进行了集成设计和封装,与目前普遍使用的分体式太阳能路灯相比,由于无需铺设电缆、埋设铅酸蓄电池,使其成本更低、寿命更长,一般寿命可达10年。特别是设计开发了新型电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根据储能电池电量智能调节亮度来保证照明时间,具有节能效果好、充电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尤其适合贫困地区使用。太阳能移动电源开发设计了22W单晶硅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折叠式结构,增加了采光面积,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率最高可达22.5%,大大提高了充电速度,可满足长期户外工作条件下的各类用电需求。
目前,一体式太阳能路灯已在陇南市礼县3个贫困村及兰州市两处地点推广应用,发挥了精准扶贫和节能环保的作用;太阳能移动电源已小批量生产并出口美国,用户反映良好。新产品市场推广前景广阔,以一体式太阳能路灯为例,在用于光伏扶贫计划的同时,也可大量用于城市照明。“按照每年2万盏的设计产能计算,每年可较分体式太阳能路灯节省成本1600万元,减少2.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节省880万美元减排成本,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乔俊强说。
能源所所长周剑平介绍,另有新研发的一体式太阳能广场灯、带WiFi的太阳能电源等产品正在进行最后的设计调整,将与现有的3款产品形成系列组合。能源所将与有关企业共建生产研发基地,同时自主建设太阳能民用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生产线,并借助国际培训优势建立“新能源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基地”,将产品及技术辐射到“一带一路”沿线和南南合作国家,今后有望构建太阳能光伏民用产品“企业化研发基地+生产示范+技术和产品国际化”的技术型产业发展模式,将甘肃省新能源产品的“小盆景”做成新能源产业的“大风景”。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安徽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5-03-27 19:24:10
- 生态环境部:加快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全国统一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2025-03-27 19:09:25
- 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2025-03-27 19:07:29
-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2025-03-27 1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