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更多来源于一线限购城市带来的示范效应,如今,二三线市场的增长潜力将被激活。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指标数。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办发布的《关于2017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今年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为6万个,和去年相比,并未增加。
虽然一线限购城市的新能源牌照指标趋于平稳,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向记者表示,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70万辆,比去年增加20万辆。
一方面,在国内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向前迈进的同时,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也逐渐步入快车道;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完善,传统车企加码新能源项目,并把目光放到二三线城市。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对于像北京这样的限购城市来说,其本身对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贡献度有限,随着二三线城市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主要区域,从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转移是大势所趋。
增量来自二三线市场?
记者了解到,去年,北京市的6万辆新能源汽车指标,实际在当年8月时已用完,而今年的6万辆指标中,已有1.7万个指标被提前预定,将优先配置给2016年的申请者,剩下4.3万个指标显然并不能满足北京市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
对此,崔东树向记者表示,由于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市对每年新增车辆,包括新增新能源汽车进行控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北京新能源汽车发展无法跟上市场走势。
事实上,不仅北京,其他限购城市对新增新能源汽车也有不同程度管控。根据《深圳市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实施细则》,深圳每年汽车的增量指标以12个月为一个配置周期,每个周期的配置额度为10万个,其中以摇号方式配置的电动小汽车增量指标为2万个。
此外,限购城市对新增新能源车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以上海为例,其对新能源汽车购买及上牌均有要求,如要求拥有上海户籍或“居住证”、近24个月内连续交满1年社保、拥有停车位和充电桩、名下无上海牌新能源车等。
尽管此前因传统汽车的限购政策,导致这类地区引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二三线城市快速发展,情况已开始发生改变。
叶盛基告诉记者,从地域来看,今年预计的7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有很大一部分被宁波、合肥、芜湖等二三线城市所消化,尤其是相比去年增加的20万辆,将主要来自二三线城市的新增需求。
车企调整产品结构应对
随着新能源汽车向二三线城市拓展,车企也就更加关注这类地区的市场。
“我们对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此前,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曾向记者表示,未来,随着直接补贴模式逐渐向多种产业推动模式的转换,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从过去的北、上、广、深及东南沿海主要发达城市,逐步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水利告诉记者,目前,新能源车企都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市场。
以北汽新能源为例,其近期上市的EC180车型,就将目标锁定在二三线城市市场。此外,北汽新能源的EV160车型也将进行一轮较大幅度降价,从8万~9万元的单车售价降至6万~7万元,降价后其目标市场也将瞄准二三线城市。
王水利向记者表示,随着采购成本、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将逐渐降低,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从经济发达的限购城市,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非限购性城市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在营销模式上,新能源车企也针对二三线城市在做出改变。王水利告诉记者,去年,北汽新能源推出“卫蓝换新”政策,置换回收其此前售出的续航里程在200km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回收的车辆将作为二手车投放二三线城市,进行销售和分时租赁。
由此来看,以二三线城市为代表的非限购城市,正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量市场。在崔东树看来,这实际上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结果,随着市场作用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重点区域从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
关键字: 新能源汽车70万辆目标不变 增量来自二三线城市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英国政府计划重新加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 2025-04-08 17:57:21
- 特朗普的关税将对气候技术造成沉重打击 2025-04-08 17:20:51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MACF)将于2026年正式生效 2025-04-07 19:03:27
- 生态环境部:坚持维护《巴黎协定》! 2025-04-07 18:49:20
- 国家发改委发布“首批”名单! 2025-03-30 16:34:45
- 中法联合声明:双方全面完整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 2025-03-30 15:51:22
- 落实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围总体部署 促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2025-03-30 15:50:00
- 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逐步获得国际认可 2025-03-30 15:47:39
- 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 2025-03-30 15:20:42
- 268 万亿!未来 35 年,中国碳中和资金将投向这些领域 2025-03-27 19: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