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传统能源车退出市场应“因地制宜”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14 13:38:40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披露,目前工信部已经启动相关研究,将会联合相关部门制订我国传统能源汽车退出的时间表,以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

    由于传统能源汽车(即燃油车)带来污染,近来多个国家已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比如英国、法国宣布的禁售时间是2040年,德国、印度的禁售时间是2030年。如今我国也启动了禁售时间研究,估计不久就会宣布燃油车的具体禁售时间。

    新能源汽车(即电动汽车)早被公认为是未来发展方向。数据显示,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100万辆。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有量全球占比均超过50%。从某种意义而言,我国早就启动了电动车替代燃油车的推进工作,而且力度越来越大。

    但燃油汽车何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我们还没有时间表。笔者以为,燃油车退出时间的早晚主要取决于这几个因素:我国环境污染状况和《巴黎协定》的落实情况;国内汽车制造业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进展情况;支撑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建设情况等。

    其中,充电桩建设能否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需要,是一个关键因素。充电桩建设直接影响国内汽车企业转型和消费者使用新能源车。目前,个别地方建设充电桩力度较大,比如北京、广州规定新建小区停车位须100%具备安装充电桩条件,同时也明确了其他场所的配建比例。

    不过,不是每个地方都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建设充电设施,三四线城市、欠发达地区动作就不大。这可能就会影响到我国燃油车退出的时间安排。鉴于各地推行新能源汽车力度不一且部分城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笔者建议,除在国家层面整体推进新能源汽车外,也可以制定燃油车差别化退出时间表。     

    比如,在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中最后10名或者20名的城市,应该率先退出燃油车。因为机动车尾气排放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元凶”之一。这些城市率先退出燃油车,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会立竿见影。虽然很多污染严重的城市采取限制柴油车、提高油品质量的方法改善空气质量,但效果应该比不上让电动车彻底代替燃油车。

    其他国家以“一刀切”的方式给出燃油车退出时间表,显然是根据本国国情决定的。而我国的国情是,各地空气质量不一样,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力度也不一样。因此,不妨针对不同地区研究制定不同的时间表,最晚时间表应不晚于2040年,最早时间表可以在2025年或者2030年。

    据悉,已有部分国际汽车巨头相应宣布了自己的时间表,如沃尔沃称2019年不再推燃油车,丰田宣布将在2050年停售纯汽油车。国内合资品牌车企和自主品牌车企似乎还没有这种时间表或者说还没有做好准备。只有早日宣布我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宣布部分城市率先退出,才能提醒、倒逼国内车企加快转型步伐。

    当然,仅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是不够的,还要加快改善发电结构,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如此,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才更有意义。

关键字:   电动车 替代 燃油车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