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Waymo入华 担忧还是欢喜?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发布时间:2018-08-31 15:04:56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入华了!当谷歌重返中国的消息铺天盖地传来之时,谁也不曾想到,其自动驾驶业务打了一个前站。

  按照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的内容,一家名为慧摩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摩”)的企业5月22日在上海自贸区注册,该公司为WAYMO LLC 100%持股,而后者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

  谷歌就这样悄悄地重返中国,绝对的低调又带些试水的味道,但已经引起了媒体和汽车产业界的足够关注,毕竟谷歌的科技实力绝非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可以轻视。一时间,各种评论猜测,蜂拥而至,有的对其在华发展前景展开分析,有的把其和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竞争扯上关系,还有观点认为,Waymo较为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对中国本土公司产生巨大的威胁。

  

  笔者并不认为Waymo入华是一件坏事,也并不认为这会对中国的同类创业公司带来多大的冲击。业界从这一事件中更应该去思考的是,这场由中美两国引领的自动驾驶汽车产业革命浪潮中,将由谁来引领未来的发展?

  首先,任何产业的兴起,必须有新兴的领头羊公司来发挥引领作用。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的迅速崛起,带动了全世界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发展趋势。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Waymo的带动作用虽然不如电动车领域的特斯拉,但其起步之早在业内毫无争议,且在技术和经验上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Waymo刚开始是Google于2009年开启的一项自动驾驶汽车计划,之后于2016年12月才由Google独立出来,成为Alphabet公司旗下的子公司。2017年11月,Waymo宣布该公司开始在驾驶座上不配置安全驾驶员的情况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7月,Waymo宣布其自动驾驶车队在公共道路上的路测里程已达800万英里。

  显然,Waymo在某种意义上开启了汽车产业这一轮的自动驾驶产业革命,而且开始尝试改变传统汽车的构造,即去掉方向盘和刹车系统,试图把汽车转变为轮式移动机器人。

  不过,包括Waymo在内的自动驾驶汽车创业公司在实际道路测试中,频发事故,其技术水平并不能完全达到L3。如果和我国的众多同类自动驾驶公司有接触,不难发现,掌握这样的接近L3的自动驾驶技术,并不需要特别高的门槛。从这个层面来讲,中美两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创业公司,在技术水平上,差距并不明显。

  第二,一轮新的产业革命必须有好的产业政策。在对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的政策推动方面,中美两国相关政府管理部门都比其他国家更为积极。在中美两个国家,众多的城市开放本地区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一个又一个自动驾驶汽车的封闭测试基地被建立,一个又一个智能汽车小镇被规划。单从产业政策层面比较,中美两国难分伯仲。

  

  第三,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离不开好的市场。在中国决心下大力气搞智能网联汽车之前,美国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唯一热土,中国的一些汽车企业以及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纷纷跑去美国拿自动驾驶测试拍照做路测。然而,随着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风向开始变化,中国对交通状况改善的期望以及分时租赁市场的兴起,都对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应用产生强烈的预期。中国似乎具备了比美国更好的利于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鲜闻中国企业去美国申请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反倒是一些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在华申请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而此次Waymo入华,更是体现了市场环境的此涨彼消。

  综合分析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竞争态势,高涨的创业热情以及积极的产业政策正在促使中国建立最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中国确实有望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全球引领。

关键字:   Waymo入华 担忧还是欢喜?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