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上海、广东申报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获五部门联合批准。如果在示范期内达成目标,示范城市群最多可以拿到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和氢能供应的18.7亿元奖励。
“真金白银”的财政奖励,将助推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要让产业生态发展到成熟阶段并非易事,从技术研发、产品落地再到产业化,氢燃料电池汽车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绿氢从源头抓起
氢能作为公认的清洁能源载体,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革命技术的重要方向。
欧洲提出能源转型,2025年到2030年,欧洲水电解制氢装备容量将达到40GW,氢生产达到1000万吨,到2030年,氢将大规模应用于难以脱碳的行业。日本从2002年开始,由国家补贴推动氢燃料电池研、产、学联动,目前处于全球引领的态势。
在我国,随着国家政策鼓励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氢能产业也从产业化初期向快速发展期过渡。目前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从2015年的10辆增长到2020年的7000多辆。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马林聪在2021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各地都很重视氢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在布局氢能源。
近日,北京宣布了到2023年底将在公路上拥有3000辆氢气汽车和建造37个氢气加气站的目标。上海市把氢能列为“十四五”六大产业发展重点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氢能源虽然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但由于氢能源属于“二次能源”,其制造过程也可能产生大量碳排放。根据氢气制取技术的不同,目前市面上的氢能源被分为三类:零碳制取的“绿氢”、低碳制取的“蓝氢”以及高碳制取的“灰氢”。
“从我国氢能产业来看,蓬勃兴起,但是良莠不齐。”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介绍,我国80%的氢气是从天然气转化来的“灰氢”。“灰氢”用来做交通的燃料,实际上比直接用柴油、汽油的排放量还大。
“绿氢”是氢能利用的理想形态,但受到目前技术及制造成本的限制,绿氢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如何打通可再生能源和氢能之间的技术堵点、政策堵点,让氢能更加绿色,从而使氢能在一开始就是绿色能源,是需要在各种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当中加快筛选的一件要事。
靠技术降低成本
作为氢能产业最重要的落地方式,业内普遍认为,燃料电池汽车是当下的市场风口,也是推动整个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尽管氢能源具备清洁性、可持续性的优势,但近两年来,全球汽车企业在氢燃料汽车研发上也出现了明显分歧。
2020年4月,奔驰汽车的母公司
关键字: “氢”车上路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三类海洋氢能开发场景具备较高可行性 2025-04-07 19:23:39
- 风光氢融合,开启双万亿级绿色燃料市场 2025-04-07 19:00:42
- 成都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家企业“氢”装上阵 2025-02-24 14:26:43
- 到2030年,全球电解水制氢装机将达到2.9亿千瓦 2022-10-20 14:49:43
- 新能源制氢及氢能应用的发展前景 2022-10-20 14:48:15
- 氢能产业“一窝蜂”发展的隐忧 2022-10-20 14:47:01
- 电解水制氢设备赛道,竞争逐渐白热化 2022-10-20 14:28:02
- 我国绿氢制备研究取得关键突破 2022-10-20 14:22:13
- 氢能产业潜力持续释放 2022-10-04 12:47:32
- 陕西谋划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 2022-10-04 1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