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AI重塑绿电格局,能源行业新一轮洗牌已经开启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2-19 16:15:49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从1.0补贴时代、2.0 平价时代发展到目前的3.0现货市场交易时代,新能源行业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新能源行业迈入新时代,安全、稳定和数智化,又快又好会是新的发展目标。

去年,新能源装机量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储能装机也保持高速发展。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在装机量增长的同时提高绿电消纳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2025年开年形势再变,国家层面发布了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的政策,新一轮淘汰和洗牌或将开启。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斌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预估两个月之后就可以知道今年整体的情况,要做好新一轮淘汰和洗牌的准备,2025年6月1日新政施行之后,项目电价会在测算机制电量和机制电价之后进行竞价,例如分布式光伏和集中式光伏将会同台竞价,以山东省现货价格为例,1月份价格仅为1毛多/度。对于后续价格走向,他也表示电价和供需相关,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上涨还需要经济向好,负荷增多及用电量增加。

面临市场化阵痛

从规模商业化到高质量发展,从政策推动到市场化导向,种种迹象表明,历经多年努力,我国新能源行业已经迈入新时代。具体而言,可分为1.0阶段:2018年及之前的补贴时代;2.0阶段:2019年—2024年的平价时代;3.0阶段:以2025年为起点的现货时代。

如今,国家政策旨在推进新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出台为太阳能、风电行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了企业从单一技术开发向资源聚合型经营主体转型;《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则驱动了电站开发商从重开发转向重消纳;《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出了新能源全面入市,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的声音,引发业内震动。

这一政策规定,太阳能和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则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改变打破了新能源原有的固定电价和保障性收购模式,可实现与煤电等传统能源同台竞争,是我国新型电力体系建设迈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同时也在落地上面临着一些挑战。

2月14日的海尔新能源2025年生态大会上,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解居志指出了在新形势下,行业各环节的不同反应。一是上游,在卷价格战、技术战和迭代战;二是中游,表现为抢备案、抢并网、担心业务不长久;三是下游,上网电价市场化对行业的冲击大,入市后固定收益模式的改变,不少人担心投资回报期拖长。

AI助力绿电消纳

当下虽难,但新能源的未来发展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总装机为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2030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技术革命爆发期,到2030年,全固态锂电池、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和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电池均将实现大规模产业化,风光装机量会超过30亿千瓦,发电量将在4.5万亿千瓦时左右,占到发电量的35%左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1.5亿辆左右,市占率70%;电池年产量将超过30亿千瓦时,绿氢产量达到500万吨。

聚焦当下,面对新能源装机迅猛但消纳形势严峻的局面,智能化似乎是解决市场各种痛点的必然需求。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文传提到了能源互联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并表示建设智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能够直接降本增效,具有商业潜力。他给出的例子显示,2024年5月—12月,河南省已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共192个,建成后预估将新增绿电消纳80亿度,新增配电线路2665公里,预计每度电成本下降0.15元—0.22元,降幅20.6%—30.2%,预计每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12亿元—17.6亿元。

海尔新能源副总裁,海尔绿能董事长、总经理季晓健认为,单一的光伏方案已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目前的市场痛点涵盖绿电消纳低、负荷管理难、配储收益不升反降、光储与负荷不联动(别墅用户),包括不能自动调节生产用能负荷影响需量电费、工商业不允许上网且发电量与用电负荷不匹配、同一园区不同屋顶发电用电不同而不能相互调度等具体问题。

此外,新能源和AI人工智能还可实现协同发展。欧阳明高指出,“算力的尽头是电力”,在AI人工智能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下,今后10—30年将形成包括新能源基础产业(光伏/风电与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氢能产业、智慧与零碳能源产业(源网荷储等)和交通全面电动化在内的5个10万亿级大产业,新能源相关经济规模将达到100万亿以上。

季晓健指出,AI时代的崛起将重塑新能源行业,在加速技术创新上,通过智能电网管理,可实现设备运行效率优化;在驱动产业升级上,可优化系统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在促进能源交易上,可实现精准的电力需求预测与交易;在拉动市场需求上,大算力和高耗能可提升绿电需求。

关键字:   AI 绿电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