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精准核算碳排放助绿色转型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08 19:08:56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如何监控?碳足迹又如何有效管理?目前,一些地方和重点行业已经进行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走进位于国网江苏电力方天公司的江苏火力发电节能减排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着江苏省火力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实时平均浓度。“我们自主开发建设的火力发电节能减排监控系统覆盖全省292家电厂、670台机组、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国网江苏电力方天公司副总经理孙虹介绍。得益于该系统的建立,截至2024年底,江苏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3项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10年来分别下降了80%、60%和86%。
       当前,我国正推进建立行业领域碳排放监测预警机制,需要进一步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在实现大气污染物实时监测后,国网江苏电力方天公司建设了国内首个电力行业碳排放精准计量系统,为碳排放监测预警机制落地做好了技术储备。“系统已在10家电厂、18台机组试点,将碳排放核算时间降至分钟,核算对象细化至发电机组。”该公司专家、江苏省电力行业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孙栓柱说。
       未来,该系统全面推广后,不仅有助于相关部门掌控江苏省近五成碳排放量,还能将相关技术经验在钢铁、水泥等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复制推广,为推动分时分区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精细化计算,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奠定基础。
相较于实现碳排放实时精准监测,做好全流程碳足迹管理则是更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碳足迹是指由个人、组织、事件或产品直接和间接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产品碳足迹就是指一种产品从生产、流通、消费乃至废气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明确产品碳足迹的核算系统边界,可以协助消费者与生产者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各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量化。
      位于江苏苏州的新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使用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研发的“智慧碳足迹”管理平台,对新一批次的卷帘控制器进行产品碳足迹实时核算。
这是江苏省首个实现对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时碳排放进行量化分析的碳管理平台。该平台通过企业生产运营系统,自动获取各环节的原材料、产能效率等信息和电表、天然气表显示的能耗情况,并基于产品碳足迹智能模型,对产品所涉及的原材料、生产、运输、使用等全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碳排放当量折算,形成每个批次产品的碳足迹账本。
      “平台接入用能数据后,可精细化计量企业生产和非生产环节的能耗量,实现对单个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碳足迹核算,在市场竞争中多了一份筹码。”国网苏州供电公司碳资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海舟说。
       碳足迹管理正在向更多的行业拓展。浙江绍兴先后发布了化纤面料、棉面料和丝绸面料等系列碳足迹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打造了纺织产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实现产品全流程、全周期、全覆盖碳足迹核算。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际上涉及产品碳足迹的贸易政策频出,对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挑战。加快推进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和数据核算,摸清产品碳排放“家底”,是加快构建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
       专家表示,建立科学核算方法,系统掌握碳排放总体情况,将为统筹有序做好“双碳”工作、提高企业低碳竞争力和贸易竞争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与基础保障。如何在丰富庞杂的碳排放场景中,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特点、满足“双碳”工作需要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还要持续探索。要加强成果应用,合理利用各级各类碳排放核算成果,稳妥有序做好国内碳排放现状分析、达峰形势预测等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字:   精准核 算碳排放助绿色转型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