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碳足迹作为衡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重要指标,日益受到重视。产品碳足迹管理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量化管理,企业可以找准各环节减排空间,持续推进节能降碳改造,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强度,实现绿色转型。谁在碳足迹上更透明、更低碳,谁就能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主动。
2023年1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对碳足迹核算标准、数据库、认证等重点任务作出部署,标志着我国正式全面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顶层设计已明晰,未来,我们要在全球低碳浪潮中抢占先机,推动我国经济在绿色低碳之路上行稳致远。
统一、科学的核算标准是碳足迹管理的基石。当前,不同行业、不同机构采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不一,口径不一,不利于结果互认和对比,加快建立标准化的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十分重要。在国家层面,要建立健全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框架,明确界定核算边界、全生命周期计量规则、数据溯源机制及质量管控规范。要结合各行业特性,由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协会、科研机构等制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细则,形成覆盖主要产品门类的标准体系。例如,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等地结合出口需求,积极开展钢铁、纺织行业全流程碳核算,有效应对了国际绿色贸易壁垒。
有了核算标准,还需权威的认证体系来保证碳足迹结果的可信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认证与标识制度势在必行。一方面,引入独立第三方认证机制,由具备资质的权威机构依据统一标准,对企业提交的碳足迹报告进行核查验证,合格授予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统一的碳足迹标识标签。例如,江苏省通过第三方技术机构出具产品碳足迹核查报告,指导出口企业掌握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信息填报要求,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监管体系,确保认证过程和标识使用的规范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认证机构实行名单管理和资质审核,制定碳足迹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认证流程和要求。
推动产品碳足迹管理,企业是关键主体。企业既是产品碳足迹管理的责任主体,也是最大的受益主体。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必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现“要我算”向“我要算”的转变。政府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从引导和激励两端发力,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碳足迹管理。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参与动力。当越来越多企业行动起来,“要我低碳”将转化为“我要低碳”,全行业的减排内生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作者:段忠贤 来源:经济日报)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做好产品碳足迹管理 2025-04-12 18:29:59
- 碳足迹认证急需拓宽应用场景,与绿色采购和绿色金融挂钩 2025-04-12 18:28:37
- 精准核算碳排放助绿色转型 2025-04-08 19:08:56
- 数字碳足迹削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2025-04-08 19:07:07
- 数字碳足迹削减: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 2025-04-07 18:47:46
- 碳足迹:碳足迹可信数据赋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3-30 16:30:33
- 配电网碳足迹计量技术突破 国家电网新专利撬动碳管理新范式 2025-03-30 15:53:31
- “碳足迹” 激活绿色竞争力 2025-03-25 19:10:17
- 推动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助力全国碳市场发展 2025-03-21 12:36:44
- 中国产品碳足迹标识、编号发布 2025-03-21 1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