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电力体制改革站台能源革命 经济效益到底体现在哪里?

作者:中企碳中和服务网  来源:周知客   发布时间:2015-12-11 10:00:59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讯:

     电力改革在内的能源体系改革,其实质是能源价格告别垄断性定价,逐步实现市场化的过程。这场发端于电力的“能源革命”,是整个社会对能源消费的一场革命。改革将如何推进,其经济效益会体现在哪里?

      虽然有些迟,电力改革大幕终究还是拉开了。环境矛盾突出、资源日益紧张、实体经济的能源需求短期仍要保持高位,这些不可调和的因素都在刺激着能源体制改革,进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能源体制终要建立起来。

      不可忽视的是,我国能源市场发育不完全、竞争不充分,能源改革首要就是打破深度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电力行业为例,本轮改革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市场机制改革,而不是国有体制改革;二是计划与市场并行、稳妥有序推进。

      11月30日,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配套文件正式印发,对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等六大项,做出明确实施意见。从市场基本制度、市场价格机制、市场体系建立等方面,该套文件搭建了相对完善的电力改革政策框架。具体来看:

      输配电价改革,根据“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和“准许成本+合理收益”原则,核定电网企业的收入。收入来源不再是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的价差,而是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并逐步减少交叉补贴。输配电价改革的意义在于还原了电力的商品属性,对破除垄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市场有效竞争价格有极大作用。

      电力市场建设,即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设形成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包括各类发电企业、供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在清晰明确的市场规则下公平竞争提供电力或购买电力服务。

      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交易机构可以采取电网企业相对控股的公司制、电网企业子公司制、会员制等多种组织形式。各级市场主体将获得电力交易中心提供的电能交易,更加透明高效的电力交易服务,有助于真正实现电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电力市场的建立和电力交易机构的组建清晰勾画了电力市场建设的框架。

      发用电计划有序放开,体现了电力普遍服务这一基本属性,也为无议价能力主体提供了用电保障,打破电力市场“一网独大”的格局。这项改革明确了发电优先权,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在电力市场中的优先顺序,提高电力系统的清洁能源比重,可助于环境保护。

      售电侧改革,明确了售电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准入退出条件。明确了售电公司对增量配电网的经营权。为争取更多客户和盈利,售电公司将要在面向终端客户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上投注更多精力。未来,居民等普通电力用户不仅能获得更好的电力服务,也将享受整合了互联网、智能电网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极大便捷。

      规范燃煤自备电厂,对自备电厂的规划和建设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不仅要纳入国家依据总量控制制定的火电建设规划,而且要与公用火电项目同等条件参与优选。通过审批管控限制煤炭发电,也变相鼓励了清洁能源发电市场的成长。

      预计此轮电改产生的市场红利高达千亿元。增量配电市场、售电市场放开后由电网公司转移至社会资本的利润将达百亿元。另外,售电市场放开后,企业对能效管理、节能等衍生需求增加,或将拉动千亿级衍生服务市场。据欧美市场经验,售电公司除购售电业务外,亦会提供能源管理、清洁能源等多方面服务,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对老百姓而言,雾霾问题已不堪其扰。但雾霾的产生,本质是能源利用的不合理。当使用要求更环保时,能源转换价格就会更高,这就需要我们一起分担。所以,要彻底解开这个矛盾,就要承认能源也是商品,其价格要由市场来定。

关键字:   制改革 能源 电力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图片新闻

  •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家会员单位入选河南省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第三方服务机构!
  •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康迈南京荣获“零碳工厂”认证
  •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关于举办第四届碳中和博鳌大会的通知(同期举办年度碳中和领域颁奖盛典)
  •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碳排放市场迎新政,绿电能否分杯羹
  •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如何解决碳市场活跃度不足等问题?生态环境部回应
  •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中信建投:碳排放核算方案发布,促进绿电环境价值兑现

在线评论

  •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法律规定,字数在200字以内。

战略合作联系

  • 投稿邮箱:jnzlhz@126.com
  • 广告合作热线:13552701370
  • 微信公众账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