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成立
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控制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为推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对接新发展理念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1年5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并举办碳中和与绿色发展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300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绿色低碳技术与碳中和发展路径等热点开展交流研讨。2021-05-23 18:38:3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61.html -
英国资助零排放航空氢电替代动力技术开发
近日,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战略部(BEIS)宣布投入8460万英镑支持开发开创性的绿色航空技术,旨在推动航空行业的变革发展,实现方便、快捷的零排放航空飞行。本次资助共支持3个研发项目,2021-05-23 18:04: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48.html -
实现双碳目标,CCUS兜底
CCS/CCUS技术将成为中国在化石能源刚需背景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兜底保障技术。2021-05-23 17:50: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40.html -
发改委: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国家发改委4月21日消息,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2021-05-23 17:24:3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30.html -
新型储能将转向规模化发展,2025年装机超3000万千瓦
4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2021-05-23 17:19: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25.html -
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封存”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自己抵消自己产生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在众多碳中和技术路径中,有一个治理思路,因其可高效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前景而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碳捕捉。2021-05-23 17:17: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23.html -
碳捕捉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马斯克官宣投资一亿美元在碳捕捉技术上,一夕之间,碳捕捉成为了国际上热议的重点。那么碳捕捉究竟是什么?这项技术该如何实现?中国的碳捕捉技术发展现状如何?让我们一次来了解清楚!2021-05-23 17:15:1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21.html -
多地积极布局氢能产业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近日,北京市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内的加氢站已处于试运行阶段。该加氢站占地20万平方米,日加氢量达4.8吨,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加氢站。2021-05-22 18:23:0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12.html -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四种路径
5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研究”课题组所著的《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办了新书发布会。会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平针对书中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讲解,随后开展了针对国内“碳中和”与绿色能源发展的专题讨论与发言。2021-05-22 17:43:2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302.html -
目标路线图渐明 《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探讨现实路径
北京5月19日讯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要分别降低13.5%、18%。当前,社会各界正在积极推进目标的实现,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发布会暨碳中和与绿色能源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21-05-22 17:38:1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