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黄震:加快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
“人才”,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今年在两会期间提案的关键词。今天上午,他在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应对未来在气候、能源方面的挑战,高校要加快相关人才培养。今年两会,他特地准备了提案,呼吁大力培养“碳达峰、碳中和”专门人才。2022-01-01 19:25: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41.html -
关于征集第七批碳标签授权评价服务机构的通知
建立健全的中国碳足迹评价及碳标签认证体系是迈向2060碳中和,迎接可持续发展挑战的一种重要途径。碳标签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间接互动,参与低碳消费的有效依据。作为中国碳标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中国碳标签产业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碳标签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不断开拓创新,在碳标签认证的基础上,顺应市场变化和社会发展,陆续推出电子低碳标识、碳积分、线上低碳商城、直播推荐会、低碳经济简报――碳标签专刊、低碳学院2022-01-01 17:50: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35.html -
林草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关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一段时间以来,林草行业已经行动起来,近日,媒体就此专访了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原副司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2022-01-01 17:28:3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27.html -
丁仲礼院士: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内容要点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chencjn16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碳中和 " 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将会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丁仲礼2022-01-01 17:11: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22.html -
“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发展道路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重大战略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2021-12-31 11:08: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18.html -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企业方案该咋定?
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前,《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之内(理想情况下控制在1.5℃)。2021-12-30 22:22:53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507.html -
全球碳金融运行仍面临巨大挑战
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可谓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会议。大会经过艰苦谈判2021-12-16 16:30:5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86.html -
大多数人都搞错了,碳达峰、碳中和不是他们理解的样子
中国大部分的制造行业,对排碳有刚性需求,所以碳达峰、碳中和指标对我国工业体系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原本薄利的公司,加上碳指标费用,可能就不盈利了!机遇与风险并存,提前布局,才是正道。2021-11-29 18:08:1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409.html -
“双碳”形势下,我国炼化行业五大发展方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炼化行业面临发展与减碳双重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化工品及新材料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产能快速增长2021-11-29 15:36:4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95.html -
钢铁行业碳达峰方案将实施,实现“双碳”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向社会公布,并全面开始实施。2021-11-29 15:30:3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