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留平:建议尽快出台交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
截至2021年,全国汽车保有量突破3.02亿辆,较2020年增加了0.21亿辆,同比增长7.47%。考虑到利好的产业政策和逐渐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03-21 08:40:01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68.html -
苏昕:突破充电模块技术 助力实现“碳中和”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低碳发展已成为汽车工业全球竞争的关键所在。现阶段,行业公认的汽车产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的碳排放。2022-03-17 18:15:04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6025.html -
电动汽车百人会提出交通能源领域协同减碳方案
如何加快汽车产业、能源、交通的结构调整,推进车辆新能源化、智能化与能源清洁化减碳协同增效,将是全球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任务。2022-02-28 14:19:5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911.html -
车企“碳中和”进入倒计时 各部门助力减碳计划实施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实现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绿色化发展,让车企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21-09-10 21:50:5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5256.html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给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吃下“定心丸”
科技创新这块强有力的“肌肉”,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确保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护身符”,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2019-10-28 16:05: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068.html -
2019氢能利用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沪举行
“目前,虽然中国氢燃料电池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商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行业也面临着车辆购置和运营成本较高、政策标准不完善2019-10-28 15:24:40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065.html -
杨裕生院士:纯电动车并不节能,增程式混动才是未来
“纯电动车的电池多、车重、耗电多,未必是最终目标,增程式不是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而是未来汽车的主力。”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在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2019-10-04 14:10:19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035.html -
氢能汽车产业需技术、规划双驱动
近几年,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迅速,根据当地政府出台的首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武汉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要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武汉理工大学作为武汉地区较早开展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其研发的“CCM”型膜电极在2007年就成功打入美国市场。这一产品有何亮点、优势?武汉发展氢能产业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了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2019-05-26 11:35:1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883.html -
预计2020年IGBT模块需求达200亿
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快速增长,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22万辆,同比增长5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00.74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3%。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IGBT产业的发展。2019-05-26 11:25:4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878.html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5月14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联席会议召集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主持会议并讲话,2019-05-15 13:22:5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