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这块强有力的“肌肉”,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确保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护身符”,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
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做了特别规定,明确提出,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无论是向“新四化”的方向转型,还是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升级,技术创新无疑都将是助力实现这些目标和愿景的“主心骨”,加强对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则给产业的持续创新吃下“定心丸”。
♦知识产权保护为跨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在助力各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突出。
如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大国。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预计为2.15 %。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到418万人,居世界第一。其中,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为1.78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超过58.5%,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
日前,在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现场,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副司长赵梅生在主题演讲中提出,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汽车行业应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积极支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加大知识产权运营高端人才培育力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表示,对技术创新有着持续、强烈需求的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鼓励技术创新、保护技术创新,加强汽车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有更多安全感和获得感,让汽车产业能够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经历所谓的‘寒冬’,就企业而言如何御寒?毋庸置疑,中国汽车企业在成本意识和控制能力上可以说是全球第一,但成本绝不是竞争的首要因素,决定竞争胜负的核心是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尽管市场遇冷、销量下滑,企业仍然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市场的衰减,有利于中国汽车产业从粗放型成本竞争向高技术的竞争转型,而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的加强,对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力度的要求也更高。”闫建来说。
♦国内车企专利布局有所优化企业对专利重视程度仍然参次不齐
在“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期间,中汽中心发布了“2019汽车专利创新指数”,结果显示,国内车企在2019年专利创新保护等层面有所进步,但与国外车企相比仍有差距。
总体而言,去年国内汽车企业在专利撰写数量、发明专利占比、权利要求项数、说明书页数等方面同比均有提升,这些都表明汽车行业的专利创新质量不断稳步提升。在专利布局方面,同比有所优化,但是车身及车身附件领域专利仍然占比偏高,与同外企在华专利布局质量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分会秘书长、中汽中心情报所副所长傅连学表示,2019年汽车专利创新指数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第一,综合得分前三名企业名次变化较大,反映出不同企业的专利创新发展差异较大,不同企业的专利重视程度参差不齐;第二,年度得分榜单中,部分零部件和初创企业增长迅速,大型整车企业的排名变化整体而言相对较小;第三,国内企业专利数量稳步提升,前十名企业有效专利数量同比增长12%,在专利布局、专利撰写质量等细化指标上均有稳步提升,在新能源领域研发和专利布局方面部分企业进入(准)第一梯队,但是国内企业尤其是整车企业在智能网联领域的专利研发和专利布局明显不足是目前的一大短板;第四,与外企在华专利布局相比,在专利布局、专利撰写、重点领域专利创新、海外专利布局等多个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面临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和跨界竞争的新格局,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创新水平才能在存量竞争时代走得更远,企业应强化重点领域研发、不断优化专利布局以及提升专利创新质量,补齐在专利研发和专利布局方面的短板,助力汽车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不断进步,同时确保汽车产业在持续的技术创新中实现转型和升级。”傅连学说。
♦知识产权保护也须“由大到强”
在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中,中国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必须实现“由大到强”。
“2019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现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王卫明谈到未来汽车产业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时表示,第一,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创造及应用,助力核心技术创新和突破;第二,加强行业合作和国际合作,应对知识产权风险;第三,推动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护航汽车行业、汽车产业有序发展。
在本次年会期间,由中汽中心、比亚迪、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研究院、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宇通客车以及北汽新能源等9家企业发起的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旨在加强对外联络协调、消除知识产权使用壁垒和防范汽车行业重大知识产权风险,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运营。作为国内首家汽车知识产权联盟,通过推动资源共享,共建知识产权驱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局面,助力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运用和运营水平。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郑州: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40座 2022-09-28 14:30:34
- 汽车业要做减碳先行者 2022-09-26 16:24:33
- 车企跃跃欲试 碳陶刹车迎来“0到1”突破丨风口调研.行研 2022-09-21 15:25:55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2022-09-11 12:50:17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05-16 16:49:31
- 长城汽车计划2023年实现首个零碳工厂 2022-03-31 16:38:31
- 新能源车成本大涨 卖碳积分还是个好生意吗? 2022-03-18 09:02:15
- 威马CEO沈晖: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行业需建立碳交易机制 2022-03-15 16:57:24
- 碳积分价格暴跌!特斯拉笑了,比亚迪哭了! 2022-03-13 10:52:27
- 广汽集团曾庆洪:打上强“芯”针 “碳”索“富裕路” 2022-03-08 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