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坚守不弃,10年砥砺前行,10月12日,2019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下简称FSC)在湖北襄阳圆满落下帷幕。回首来时路,这项赛事从2010年启航,2013年落户襄阳,2017年发展至四项赛事,成为推动汽车产业成长的坚实力量,为崛起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培养了成千上万名优秀汽车工程师。
“我们始终秉持着为行业人才发展贡献力量的初心,以发现、培养、输送和积蓄中国汽车人才为目标,不断推动赛事的技术升级与变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表示,10年不是终点,仅仅是赛事的又一个起点,希望未来全行业仍然能够继续携手共进,以推动汽车产业持续进步为目标,共同为赛事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起步10年最是艰难
“最初的10年,要实现从无到有,从初创到成型,这是最艰难的10年。”世界汽车组织(OICA)第一副主席董扬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一项赛事坚持10年,并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和效果非常不容易,也极为了不起。
确实,安全问题、资金不足、缺乏场地……无一不是“拦路虎”,在第一届大赛正式开始之前,仅是筹备就花了四年。大赛创始人之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谈道,在筹备比赛时,最艰难的莫过于游说高校的老师。“学生的安全问题是学校关注的头等大事。”闫建来指出,虽然不以竞技为最终目的,但FSC毕竟是赛车运动,学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愿让学生参加也在常理之中。其次是资金问题。闫建来提出,如今赛事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自然能够吸引汽车企业的支持,但在第一届比赛开始前,谁愿意做第一个“花钱吃螃蟹的人”?第三,在大赛筹备时,全国只有一个赛车场――上海F1赛道,几乎每年都处于亏损状态,本就拿不出多少钱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又该如何解决比赛场地的问题?
“好在我们最终一一克服了。”闫建来告诉记者,克服困难的背后,离不开抱有同样理想的高校、积极为比赛给予赞助的汽车企业以及愿意免费提供场地的赛车场,就这样,在一群人的努力之下,第一届FSC在上海艰难起步,第一届参赛的有20所设置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校和1所职业院校,地点是上海国际赛车场(卡丁世界)。
在此后的时间里,FSC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一项赛事发展至包括油车赛、电车赛、巴哈大赛和无人车大赛在内的四大赛事,参赛队伍从2010年的21个院校、21支油车车队,扩大至150所院校、248支车队,参赛成员也从最初的483名,增加到近6000名,整整扩大了12倍。在国际交流方面,11支外国车队先后参加中国赛,出国参赛的车队累计15支,累计出国参赛56场次。
■汽车学子实现梦想的平台
这是梦想起飞的地方,这里有一视同仁的起跑线。参赛学子们无论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还是鲜少听闻的小地方,无论是就读于“985”“211”名校,还是排名靠后的院校,在FSC赛场上,只以学习能力论高下,只看造车本领有多大。
“10年之前,日本和美国的相关赛事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和欧洲车队相比更是云泥之别、需要仰视。但如今,国内所有参赛车队的水平都大幅提高,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赛事水平和激烈程度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不逊于美、日,仅次于欧洲。”作为FSC10年发展的见证人,吉林大学汽车工程系指导老师王达表示,“这是所有汽车及机械类大学生在求学生涯中实现梦想的最好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年轻学子们经风雨、见世面,最终茁壮成长。”
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所言,在参加比赛的学生中,一定会诞生优秀的赛车手、优秀的工程师和工匠、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政府官员,这些人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骨干。FSC的10年参赛队伍――北京理工大学北汽绅宝方程式赛车队前队员、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刘迪就是其中之一。2014年初,他加入了中国国家赛车队担任系统工程师,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锦标赛(FIAFormulaE Championship),成为当时中国队中惟一一名中国籍工程师。F1前车手、坎波斯车队创始人阿德里安・坎波斯曾毫不掩饰对刘迪的肯定和赞赏:“Darren(刘迪)是我30年来所见到的最有天赋的年轻人之一,在他身上,赛车行业成功人士的性格特征展露无遗,他一定能在赛车的世界级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
10年间,FSC累计培养学生2380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进入了汽车行业。
■革新传统汽车专业教育理念
走过10年,FSC改变的不止是学生。
在FSC的影响下,各院校不仅根据自身定位和产业需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产业需要的各类人才,而且在师资建设方面,革新了高等工程教育师资选拔和评价标准,改变了只重视高学历和学术水平,而忽视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的理念。
对企业招聘而言,FSC的参赛证书比学历和专业更加重要。闫建来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车企人力资源部门在校园招聘过程中,经常会问学生的问题是“你会做什么”,如果前来应聘的学生有FSC的参赛证书,这个问题就会变为“你想做什么”。“经过10年的发展,汽车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是一群热爱汽车,拥有较高学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闫建来如是说。
之于行业,FSC搭建了一个在人才培养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和企业得以紧密合作,一方提供人员,另一方提供资金,由学会搭建平台,最终实现为汽车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目标。
正如闫建来所言:“只有勇于克服困难,按照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勇敢前行,国家和产业才有希望。面对未来,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对于FSC的下一个10年,我们也充满信心。
一晃10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下简称FSC),已然成了汽车精英人才的摇篮。曾经的学生赛手如今或是活跃在汽车行业的技术精英,或是投身汽车教育一线的园丁,亲历这样一个发现、培养、输送、积累汽车创新人才的赛事,他们都是终身受益者。
聊到10年来FSC的创办往事,“操刀手”闫建来说,尽管曾经的安全难题、场地难题、资金难题等摆在面前,但凭着一份执着的初心,我们把一个又一个难题攻破。看着越来越多的“好苗子”通过赛事的平台从被发现到茁壮成长、成熟,再难也值。
10年的艰辛付出,结出了硕果。10年来,赛事打造了一个个善于“啃硬骨头”的参赛团队和服务团队;10年来,赛事为汽车专业教育模式打开了新思路,从理论到实操、从书本到赛场,在FSC平台上实现无缝对接,在这里,“书呆子”根本不吃香,没有点儿实操绝活儿和应变能力根本不行;10年来,赛事传承了团队协同创新作战的风气,在这里比拼的不仅是造车技术和驾驶技艺,还有团队创新实力……
10年来,赛事还培养了一批忠实粉丝,他们或是业界技术领军人,或是车企大集团掌舵人。他们亲临FSC赛场,看到中国汽车自主创新的希望。
10年来,在攻坚克难的同时,赛事也在持续进步,技术更成熟、管理更完善、条件更舒适、理念更先进……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才是主办方10年执着坚守的理由。建设制造强国、打造汽车强国的目标绝不是口号,而落地的关键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则是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下一个10年,FSC将在创新中继续前行。正如参赛队员们所言:一群热爱赛车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大学生们,感恩有担当的赛事组委会、感恩有责任的企业,未来,将继续勇敢地一往无前。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郑州: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40座 2022-09-28 14:30:34
- 汽车业要做减碳先行者 2022-09-26 16:24:33
- 车企跃跃欲试 碳陶刹车迎来“0到1”突破丨风口调研.行研 2022-09-21 15:25:55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2022-09-11 12:50:17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05-16 16:49:31
- 长城汽车计划2023年实现首个零碳工厂 2022-03-31 16:38:31
- 新能源车成本大涨 卖碳积分还是个好生意吗? 2022-03-18 09:02:15
- 威马CEO沈晖: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行业需建立碳交易机制 2022-03-15 16:57:24
- 碳积分价格暴跌!特斯拉笑了,比亚迪哭了! 2022-03-13 10:52:27
- 广汽集团曾庆洪:打上强“芯”针 “碳”索“富裕路” 2022-03-08 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