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民:实现碳中和任务艰巨空间在于创新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预计到2060年,中国GDP会翻两番,人均GDP从目前1万美元涨到4万美元,对能源的依赖度仍然很大。在此背景下实现碳中和任务极其艰巨,空间在于科技创新市场的积极性、政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5月18日在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上表示。2021-05-20 14:07: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7.html -
学者谈碳中和:发展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
“发展碳捕集、碳利用技术,是碳中和另一个思路。”在5月14日盘古智库举办的“碳中和目标带来的科技创新与产业机遇”专题研讨会上,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工程中心主任、地球与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陈曦分享了在碳中和方面的见解。他认为,发展分布式碳捕集技术,在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能够把下游碳利用产业链做活。2021-05-20 13:57:0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15.html -
科技创新助力碳中和
立夏已过,不少地区已感受到夏天的“热情”,空调承载着许多人“清凉一夏”的愿望。小小空调,不只关系你我的凉热,也关乎整个地球的冷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析,全球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全部建筑物能耗的50%。在全球制冷需求不断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更绿色高效,已经成为制冷行业无法回避的现实考题。2021-05-20 11:18:2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206.html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给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吃下“定心丸”
科技创新这块强有力的“肌肉”,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保护作为确保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护身符”,也成为备受关注的领域。2019-10-28 16:05:0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4068.html -
贵州以技术创新推动煤炭产业革命
近年来,贵州以科技兴煤摆脱老旧模式。特别针对喀斯特地貌的复杂煤层开采难题,贵州依靠科技创新主动作为,以技术榜单破解关键核心技术,为全省煤炭工业转型升级赋能。2019-08-16 12:21:55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991.html -
再生能源发展应从弯路拧回来
为什么造价千万元的太阳能公路不到一年就拆了?是技术不可行吗?实际上不是这样。”在11月19日举行的中澳科技创新高峰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金红光坦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走了弯路,得拧过来。2018-11-22 13:12:47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511.html -
宁夏宁东能源基地崛起世界级项目
从挖煤到输电,从卖炭到卖油,从黑色煤炭到白色烯烃……因“煤”而兴的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15年来不断探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催生一批新动能2018-09-20 12:30:36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290.html -
中核集团与高校合作推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
为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核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我国更快迈向核强国,7月28日至8月15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四大高校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推进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2018-08-24 15:25:32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3015.html -
机遇难逢 挑战空前 以科技创新圆中国汽车强国梦
我国已步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历史性交汇期,科技创新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06-12 14:38:1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666.html -
第二十一届科博会圆满落幕
第二十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以“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 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主题,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集结高精尖技术成果,推介优质项目加速成果转化,探索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大机遇,大力助推科技强国建设。2018-05-23 18:38:08 http://www.tanzhonghe123.com/news/1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