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用户名: 密码:
碳中和招标网 碳中和人才招聘网
网站导航    网站首页 > 关键字:试点
  • 成交量稳居全国首位试水碳市场十年,究竟给广东带来什么?

    对于“碳交易”,广东企业并不陌生。广东对碳交易市场的探索,几近十年之久。作为全国八个碳排放交易试点之一,广东早已闯出了一条独特的高度市场化的道路,率先进行配额有偿发放竞价、首创低碳发展红利惠及公众的碳普惠机制、将生态补偿引入碳市场、试水碳金融……
  • 全国公共自行车碳交易试点在杭启动

    昨天是全国低碳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公共自行车工作部正式发布《城市公共自行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指导方案》。
  • 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前夕 东风乍起,聚焦3大高地

    试点多年,我国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情况良好,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
  • 八部委鼓励北京设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

    日前,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印发《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中指出鼓励北京自贸试验区设立全国自愿减排等碳交易中心。 鼓励自贸试验区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支持地方自主开展林业碳汇等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鼓励自贸试验区利用现有产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碳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支持北京、天津、河北
  • 河南:因地制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

    5月24日,河南省发改委发布了《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函(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从总体目标、基本原则、申报示范项目技术规模要求、项目申报要求、规范增量配电业务改革工作流程、因地制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要求、创新开展新模式新业态等几方面做出了详细阐述。
  • 访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启动在即。此前,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7个省市开展,并于2014年全部启动线上交易。 经多年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积累了哪些经验?还有哪些症结亟待破解?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如何完善定价机制,发挥碳金融的作用,更好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
  •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政策演变

    2013年6月18日,我国碳市场首单交易在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启动仪式上达成,深圳市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向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各售出1万吨碳排放配额。自此,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拉开序幕。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无论是在立法建设层面,还是在实务操作层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作为“碳中和”系列文章之一,旨在梳理回顾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的历史沿革,介绍中国在碳排放领域
  • 如何做好碳中和、碳达峰?专家建议开展碳标签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以来,“碳中和”、“碳达峰”已经成为热词。红星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批准的低碳试点城市之一,成都在全国首创提出了“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通过构建“人人关注
  • 对CCER未来发展的几点期望

    2012年,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办法规定,自2013年起,各试点碳市场逐步启动运行,且均允许控排企业使用CCER进行履约,同时鼓励其他企业主体通过自愿注销CCER的形式,进行自身碳排放量的中和。
  • 碳交所即将上线,谁将受益?

     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正式落地:交易中心将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这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确立,从试点走向正式运行,整合各区域交易所,在强调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国内碳交易市场将开启加速发展。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会员服务 | 多元化服务 | 招聘信息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