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驶下装配线,中国汽车工业从此扬帆启航。在60多年的风雨洗礼中,一汽解放始终聚力自主,矢志不移,不仅成为了中国一汽自力更生精神的传承者,也是续写“共和国长子”辉煌的代言人。在 “创新起飞”的新时期,当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汽解放仍昂首阔步走在改革创新的征途上,以79.5分的成绩位列2017年度安亭指数排行榜(卡车)的第一名。
6月5日,汽车评价研究院组织“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专家团”、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权威汽车媒体走进一汽解放,探索创新驱动力、挖掘创新经验、总结创新成果,深入了解并剖析了这家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的老国企后,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在一个甲子之后,一汽解放仍然气场全开。”
参观现场
作为一家在2016、2017年重卡销量连续行业第一、2017年中重卡销量行业第一的企业,一汽解放以快速增长、王者归来的靓丽成绩单,赢得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专家团在走访解放事业本部卡车厂、动力研究院、振动噪声实验室后由衷感慨,一汽解放的市场竞争力,源自持续攀升的创新力。
在研发层面,一汽解放事业本部商用车开发院创造性地建立R(基础研究)、A(先期开发)、E(产品工程)互为支撑、项目协同的开发格局,运用全系列同步开发思想,形成了自主创新体系化、能力化的管理方式,突破了以往传统设计不能面向性能、面向工艺、面向结构的研发壁垒。
作为企业创新能力的直观指标,一汽解放的专利布局不仅仅关注数量,更看重质量。据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何佳介绍,一汽解放高价值专利占比高达18.2%,远高于我国汽车行业高价值专利占比平均水平。
产品层面,一汽解放在国内首家示范运行系列化L4级智能网联卡车,试投放解放第七代重卡“J7”平台牵引车、树立国内高端标杆,成功投放J6高品质牵引车、J6L 2018款、J6F 2018款等系列车型,掌握了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关键总成的超长换油周期技术,自主研发SSCR(固体氨)技术。
一汽解放产品
♦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
在自主创新这条道路上,一汽解放比谁走得都要早。“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之路是中国一汽最先走上去的,一汽人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开创了自主创新的先河。”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协会会长徐秉金这样评价中国一汽和一汽解放在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
更重要的是,一汽解放为当下已经步入深水期的国企改革作出了表率,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指出,深入改革的推行固然重要,但企业创新绝不能等到改革彻底完成再开展相关工作,一边加大国企改革力度,一边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一汽解放是一个值得解析和学习的榜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对于一汽解放的意义不只在于“做得好”,更在于“知道如何做好”。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所说,“如果好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好,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坏,那是很可怕的”。创新之于解放,就是那把通向新纪元的钥匙。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科学技术信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研究员郭铁成看来,“新”将体现在:中国将出现一次创新起飞、将发生一次新的产业革命、国际市场将发生新的变化,基于上述判断,中国汽车企业欲在新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自主创新必不可少。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研究员张赤东提出,当前,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如何开展具体工作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安亭指数”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创新“铁三角”的各要素为参照,着力提升企业的各项实力,就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希望我们通过一起探索一汽解放创新驱动力,总结一汽解放创新发展经验,共谋一汽解放未来创新发展之路,积极落实我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引领中国汽车产业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型升级。”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如是说。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郑州: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40座 2022-09-28 14:30:34
- 汽车业要做减碳先行者 2022-09-26 16:24:33
- 车企跃跃欲试 碳陶刹车迎来“0到1”突破丨风口调研.行研 2022-09-21 15:25:55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2022-09-11 12:50:17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05-16 16:49:31
- 长城汽车计划2023年实现首个零碳工厂 2022-03-31 16:38:31
- 新能源车成本大涨 卖碳积分还是个好生意吗? 2022-03-18 09:02:15
- 威马CEO沈晖: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行业需建立碳交易机制 2022-03-15 16:57:24
- 碳积分价格暴跌!特斯拉笑了,比亚迪哭了! 2022-03-13 10:52:27
- 广汽集团曾庆洪:打上强“芯”针 “碳”索“富裕路” 2022-03-08 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