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泰达论坛微课堂聚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邀请有10几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研究经验的中汽中心政策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秘书长黎宇科主讲。他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的分析全面详细,尤其是对8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权威解读,引发车企及相关责任方的关注。
黎宇科强调,尽管从时间节点上看,动力蓄电池报废回收还没有到来,但相关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否则,一旦高峰期到来,将会面临较大障碍和问题。
♦核心原则
1.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
2.坚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遵循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也就是说,车企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体,承担主要责任,这与传统车辆的报废回收有很大不同,需要车企引起重视。
♦生产销售阶段
编码及上传:按照国家标准对电池进行编码,及时上传相关信息。黎宇科表示,动力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如涉及单体电磁的拆解再利用,相关编码的处理涉及较大工作量。
报废电池移交:在生产过程中报废的动力蓄电池应移交至回收服务网点或综合利用企业。黎宇科表示,保质期内由汽车生产企业4S店返至电池生产企业的电池该如何处理,还需进一步明确。在销售阶段,重点是信息公开。
♦回收报废阶段
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黎宇科表示,回收网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构建,可以自建、合建甚至委托建立,但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构成回收服务网点,对此没有明确条件。同时,4S店并不具备存储拆卸要求,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报废阶段则要和报废企业合作共享信息。但车企怎么回收报废后的电池还存在问题,尤其是后端综合利用企业,能不能收到电池还要看市场发展。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协同推进
事实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之所以开展试点,就是管理部门尚未看清怎样对行业进行管理,希望通过试点发现问题,检验政策是否符合市场发展,会否有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哪些东西可以固化?黎宇科介绍,试点主要检验回收体系、商业模式、技术、政策激励等方面,已经有18个试点方案上报。
黎宇科还表示,作为一项关系社会重大安全的问题,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监管没有罚则,强制力度有限,至少要上升为条例或法律才更具约束力,而这方面还待多方共同努力。黎宇科预判,未来,动力蓄电池的管理政策将向进一步加强各地方政府积极落实回收试点工作;回收管理政策法规和标准制定有序开展;加强管理三个方向发展。
当前,动力蓄电池报废回收行业存在缺少法律法规,回收体系未有效建立,回收价值链尚未打通,政策标准体系亟待完善,对技术和研发支持力度不够,报废回收拆解企业亟待技术升级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重视。黎宇科表示,希望政府、行业、企业协同推进蓄电池回收行业健康发展。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郑州: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40座 2022-09-28 14:30:34
- 汽车业要做减碳先行者 2022-09-26 16:24:33
- 车企跃跃欲试 碳陶刹车迎来“0到1”突破丨风口调研.行研 2022-09-21 15:25:55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2022-09-11 12:50:17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05-16 16:49:31
- 长城汽车计划2023年实现首个零碳工厂 2022-03-31 16:38:31
- 新能源车成本大涨 卖碳积分还是个好生意吗? 2022-03-18 09:02:15
- 威马CEO沈晖: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行业需建立碳交易机制 2022-03-15 16:57:24
- 碳积分价格暴跌!特斯拉笑了,比亚迪哭了! 2022-03-13 10:52:27
- 广汽集团曾庆洪:打上强“芯”针 “碳”索“富裕路” 2022-03-08 15: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