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调研考察期间,全程乘坐安凯客车生产的“宝斯通”公务车,表明了国家对自主品牌的高度肯定与支持。
而在四年前,18路公交车正式运行,标志着全球首条纯电动公交线在合肥开通。这条线路上所使用的电动公交车全部产自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时至今日,投入运营的30台安凯纯电动公交车单车运营里程已突破25万公里,电池效率和整车运营状况良好。在全国30多个城市,安凯的新能源客车也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运力。
江淮汽车,已经成为全国新能源轿车推广领域的龙头老大;安凯客车,也跻身全国新能源客车推广的佼佼者,欲打造中国新能源客车标杆。
从电动轿车到电动客车,“合肥造”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地成为全国领军者。
全国领先,“合肥造”新能源客车领跑行业
相较于江淮新能源轿车,安凯研发新能源客车起步更早。早在2001年,安凯便开始研发电动客车。2004年,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的首款纯电动客车就是“安凯造”。
2006年,安凯决定主攻纯电动客车方向。目前,安凯已有70款新能源客车进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是拥有新能源汽车车型公告数量最多的客车企业。今年8月29日,在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的第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安凯客车共有23款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入选,占比近30%,成为入选车型数量最多的企业。
十多年不懈坚持,安凯在新能源客车领域成绩斐然。据介绍,安凯目前拥有67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项。约2400余辆安凯新能源客车在北京、上海、大连等30多个城市示范运营,其中纯电动客车近1500辆,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
今年底,安凯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国唯一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建成,年产6000辆的新能源客车基地也将投入使用。这些都标志着安凯客车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客车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龙头企业。安凯客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凯客车将集中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推动新能源客车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推动新能源客车从示范应用到推广应用的全面提升,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技术创新,开启中国新能源客车新时代
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的安凯纯电动客车,再次走在了技术进步的前列。今年9月3日,安凯在合肥发布新一代新能源客车管理系统――e控系统,搭载e控系统的安凯第五代纯电动客车同时亮相,实现了以客车为载体将互联网和新能源先进技术交叉融合应用的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撰写的《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有过这样的论述:“利用车联网技术,可以实时对电动汽车运行状态、电池使用状态、充电设施及电网能源供给状态进行实时综合监测分析,实现电动汽车的‘资产管理集约化、仓储管理简易化、物流调度智能化、充电计价多样化、运营服务互动化’,保证电动汽车、电池及充电设施稳定、经济、高效运行,从而让电动车的使用更舒适便捷、更人性化,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这一论述与安凯的实践不谋而合。在安凯第五代纯电动客车上,控制中心是一个12英寸的显示屏,构成车辆和互联网对接的通道。这块显示屏与智能手机一样,通过手指尖的轻轻滑动,就可以实现人与电机、电池、空调等关键零部件的局域网信息交流对话,也可以与企业信息处理分析中心和客户运营信息管理中心等客车外网信息交流对话。
安凯初步实现了新能源客车的网络化,通过显示屏用户可以“按图索骥”,实现人机交互。这一人、车、交通环境之间的信息化沟通,使用户体验上升到了新的层级,革新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已有的认知。
一个基于数字互联网的新能源客车新时代或从安凯起航。
扩大规模,迎接新能源汽车大众化时代到来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引导下,通过“十城千辆”等示范运营工程的大范围推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特斯拉进入中国,大大改变了国人对电动汽车的固有印象,而2014年以来国家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则吹响了新能源汽车走向大众化的号角。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对于中国车企来说,必须以一定的产业规模,迎接未来新能源汽车大众化时代的巨量需求。
安凯客车做好了准备。2012年9月4日,安凯新能源汽车新基地项目在包河工业园区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安徽省首个新能源客车及核心动力总成生产基地正式动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达到15亿元,占地374亩,新建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其中还包括2万平方米的技术研发中心。该项目将建设新能源客车生产线、新能源汽车关键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新增主要生产设备、研发试验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软硬件及配套公用设施等。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产6000辆新能源客车整车、12000套客车关键动力总成、150000套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动力总成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81亿元,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
安凯新能源汽车新基地的规划建设,不仅是安凯客车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大步骤,更是安徽省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成果,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企碳中和服务网:xxx(署名)”,除与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者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1355270137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企碳中和服务网)”的图片或文字,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意味着中企碳中和服务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tanzhonghe123.com
相关资讯
- 郑州:到2025年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设加氢站40座 2022-09-28 14:30:34
- 汽车业要做减碳先行者 2022-09-26 16:24:33
- 车企跃跃欲试 碳陶刹车迎来“0到1”突破丨风口调研.行研 2022-09-21 15:25:55
- 工业领域碳达峰规划图明确2030年新增新能源汽车比例达40% 2022-09-11 12:50:17
-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道路交通碳排放核算技术路径通过评审 2022-05-16 16:49:31
- 长城汽车计划2023年实现首个零碳工厂 2022-03-31 16:38:31
- 新能源车成本大涨 卖碳积分还是个好生意吗? 2022-03-18 09:02:15
- 威马CEO沈晖:为有序推动双碳工作,行业需建立碳交易机制 2022-03-15 16:57:24
- 碳积分价格暴跌!特斯拉笑了,比亚迪哭了! 2022-03-13 10:52:27
- 广汽集团曾庆洪:打上强“芯”针 “碳”索“富裕路” 2022-03-08 15:12:07